锦州晚报(记者冯蛟)7月12日,本报B1版刊发《追踪小凌河变臭的元凶》一文。昨天,市河道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就该文作出回应,称水量不足、河道不畅、排放污水是小凌河变臭的三大诱因。
破题需借鉴卫生间原理
“就如同卫生间,放水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谈到破解的出路,市河道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一旦小凌河上游有洪水下来,问题将迎刃而解。”
对于小凌河的臭味,市河道管理所的工作人员更希望能借助于自然的力量。但自然给出的答复却不尽如人意。
“连续两年,小凌河都发生了断流。过去常说,钱有花没的时候,小凌河的水却不会没。”在市河道管理所的工作人员看来,小凌河没能在人们需要它的时候站出来解决问题。而连续两年的断流,同样有些不可思议。
相反,正在忍受臭味的安居小区居民则表现出了一份淡然。在稍早的采访中,一位居民曾对记者说:“索取的同时,回馈也是必要的。该是我们为小凌河做点什么的时候了。”
清淤存在历史遗留问题
“正如文章的分析,河道不畅是一大诱因。小额站至百股桥的河道呈两边高、中间低的地貌,有些是历史遗留的问题。”对于河道清淤一事,市河道管理所的工作人员解释说。
据介绍,10多年前,百股桥以东曾建有一座小桥。该桥拆除后,曾在河道内留下了大量的建筑垃圾。百股桥建成后,桥下又被倾倒了大量的生活垃圾。而另外一端的小额站,则因东湖森林公园橡胶坝的修建,进而出现了河道升高的地貌。
“对于河道清淤,有什么打算?”记者问。
“早在一个月前,我们就叫停了附近河道内的挖沙机。”市河道管理所的工作人员说。
“为什么会在一个月前叫停挖沙机?”记者问。
“小凌河进入汛期。”市河道管理所的工作人员说。
据记者了解,安居小区居民对于小凌河发臭的投诉也恰好始于一个月前。
对于挖沙机停工一事,安居小区的马先生也在稍早的采访中提议说:“如果市河道管理所可以叫停挖沙机,如果双方签订了河道清淤的协议,能否让这些挖沙机在赚钱的同时,也考虑一下小凌河的清淤?”
处理污水能力需要升级?
“排放污水确实是小凌河变臭的直接诱因!”市河道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对于本报记者的这个调查结果甚是认同。
市河道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分析说,排污管线设计的短板和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的不足是污水被排入小凌河的原因。
据悉,按照当年的设计,一旦市区遭遇特大降雨时,安居小区以东的排污口才会打开,向小凌河河道泄洪。而平时,该口产生的城市污水应通过排污管线进入污水处理厂。在经污水处理后,注入小凌河。
“排污口低于小凌河水位是当年设计的一大短板。城市污水量随着城市的发展势必要有所增加。排污口所产生的短板效应,正在给排污管线造成压力。”对此,市河道管理所的工作人员提议,应尽快对排污管线进行升级。
“另外,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不足,极有可能是污水被排入小凌河河道的直接原因!”市河道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分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