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环保部和省环保厅近日公布的最新核定数字显示,2010年,我市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25.28%;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22.1%,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十一五”减排目标。这两组来之不易的数据,传递出一个令人振奋的信号——过去的5年,我市GDP从1650亿元跨入4000亿元俱乐部,水、气两项主要污染物指标排放总量首现“拐点”,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
“十一五”期间,我市累计投资20多亿元新建9家城市污水处理厂、2家工业污水处理厂、6家乡镇污水处理厂及1家污泥集中处置中心,新增污水处理能力89.5万吨,全市现有日处理污水能力达139.5万吨。目前,城区已形成以王新庄、五龙口、马头岗和陈三桥四大污水处理厂为主的城市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日处理能力达100万吨;所辖6县(市)、上街区全部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我市还在全省率先启动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目前已建成6家乡镇污水处理厂。
2005年以来,我市还对七成以上燃煤电厂进行脱硫设施建设。目前,燃煤电厂脱硫设施已从2005年的空白,提高到12家燃煤电厂28台机组全部建成脱硫设施,并规范安装在线监控设施,与环保部门联网。2006年以来,我市相继对水泥、耐材、火电、冶炼、碳素、造纸等行业开展集中整治,共关闭、淘汰污染严重企业3000多家,拆除工业窑炉2600多座、烟囱3700多根,拆除和改制燃煤锅炉1000多台。截至目前,全市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无燃煤区达28.2平方公里;14个节能减排技改项目已完工,预计年可节约标准煤近25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硫3000多吨。
2007年以来,我市二氧化硫浓度下降了24.6%;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自2008年以来保持在87%以上。4条省控出境断面水质持续好转,化学需氧量、氨氮浓度年均值呈逐年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