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阳宗海水污染综合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就2010年度阳宗海水质状况及治理情况发布公告。2010年度,阳宗海湖体砷浓度达Ⅳ类水标准,总磷、总氮达到Ⅲ类水标准,其余指标符合Ⅱ类水标准;阳宗海湖体各项水质指标监测情况为:透明度2.31米、营养状态指数40.4、砷0.069毫克/升(达Ⅳ类水标准)、总氮0.51毫克/升(达到Ⅲ类水标准)、总磷0.034毫克/升(达到Ⅲ类水标准)、高锰酸盐指数2.8毫克/升(达到Ⅱ类水标准)。2010年度与2009年度相比,阳宗海湖体砷浓度从劣Ⅴ类上升为Ⅳ类水标准,总磷均达到Ⅲ类水标准。
根据对主要入湖河流水质的监测,2010年度,阳宗大河水质为Ⅱ类;七星河水质为Ⅲ类,超Ⅱ类水项目为:总磷;摆依河引水渠(属季节性补水)水质为Ⅳ类,超Ⅱ类水项目为: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磷。
2010年,阳宗海污水处理厂运行355天,共处理污水1294157立方米,平均日处理污水3645.51立方米。经监测,该厂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中一级标准的B标准。
阳宗海水质保护目标为Ⅱ类。昆明市委、市政府建立例会制度,定期研究解决阳宗海保护治理和建设开发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我市认真组织开展阳宗海水污染综合防治工作,《阳宗海流域(昆明部分)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一五”规划》和《阳宗海流域(昆明部分)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一五”目标责任书》确定的目标任务已完成,并通过了省政府考核;成立了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实现对阳宗海区域环境管理的四统一(统一规划、统一保护、统一开发、统一管理);完成了《阳宗海分级保护划界方案技术报告》;组织开展《云南省阳宗海保护条例》修订和《阳宗海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阳宗海砷污染治理现场办公会议精神,加快推进砷污染综合治理各项工作,云南大学继续在湖体实施扩大化工程降砷工程;市环保局和阳宗海管委会联合玉溪市对阳宗海流域内工业企业开展了2次联合环境监察,市、县环保部门组织245人次,对阳宗海流域内企业进行了环境监察,查处违法排污4起;市环境监测中心在做好湖体及出入湖河流水质监测工作的基础上,7月份阳宗镇托管后,将原锦业公司泉涌点纳入监测范围,加密了监测频次,增加了监测点位,为阳宗海水污染综合防治提供技术支持。通过采取砷污染综合治理措施,2010年,阳宗海湖体水质由2009年的劣Ⅴ类上升为Ⅳ类,砷平均值比2009年度下降37.5%,阳宗海砷污染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