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副市长吴道闻率队来到市区内涝整治应急三期工程(新开河系统)北侧工程,以及东莞大堤防汛现场,检查我市防汛准备情况。记者获悉,我市力争在4月底完成东纵路主排水管道铺设,这也意味着,这个市区内涝点最多的“重灾区”月底有望不涝了。
力争4月底完成东纵路排水管道铺设
吴道闻一行首先来到东纵大道,现场了解市区内涝整治应急三期工程(新开河系统)北侧工程的进展情况。据悉,新开河系统包括石井大道、旗峰山、运河东路、东莞理工学院莞城校区围合的区域,横跨东城、南城,且均为已建成的繁华商业区。
据介绍,“这个片区的银山街内涝严重时,淹水深度达2米。”该工程的主要整治措施是,沿东纵大道新建2条直径2.8米的排水管道,管道长度达3700米,接入新开河;同时利用人民公园的湖泊进行调蓄,作为强暴雨时排水调度措施之一。
该负责人表示,该工程自去年底动工以来,现已完成管道铺设约4350余米,约占总量的75%。正会同莞城、东城街道办加快工程进度,力争在4月底完成东纵路主排水管道铺设并发挥作用。
今年在建涉水工程10宗有严重隐患
随后,吴道闻一行来到东莞大堤,视察防汛准备情况。据东莞大堤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汛前已成立了东莞大堤防汛领导小组,并将东莞大堤划分为12个镇街堤段责任区,目前已与各镇街主要领导签订防洪责任书。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市水务局局长张国平介绍说,我市今年1-3月总降水量167.7毫米,比常年偏少16.2%,但3月份降雨154.9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62.9%,3月28日我市开汛。
据介绍,今年我市在建涉水工程有67宗,其中10宗为严重度汛隐患工程。对这些工程,市三防办已经登记造册,提出整改措施,并派专人深入一线进行现场督导整改,目前大部分隐患工程的整改工作已经于汛期前完成。
将用多种方式让市民免费获取气象预警信息
针对我市防汛安全中的薄弱环节,我市将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落实以防汛行政首长责任制为核心的三防工作责任制,特别是落实镇和村一级防汛责任制。督促镇街(园区)设立专门三防办公室。
对于检查中发现的在建工程隐患,有关部门将深入工程一线现场督查整改,及时排除险情。针对市民如何及时获取预警信息的问题,市气象局有关负责人则说,市民要获取气象预警,最快是网站和微博,今后还将拓展多种方式来丰富市民获取预警信息途径,且肯定不收费。
■防汛数据
636台
目前,我市已经建成运行的泵站共有223宗,其中排涝站215宗,灌溉站5宗,排灌站3宗,水泵机组共636台,总装机容量13.4万千瓦,排涝流量1865立方米每秒。
70500个
市防汛仓库新增了编织袋70500个、橡皮艇4条和应急电筒150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