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闻网7月1日讯(记者 李君 通讯员 屠艳苹 王静雯)据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数据,我省省控59条重点污染河流已有49条河流全线达标,恢复鱼类生长,只有10条还未全线达标;5个断面因超标被通报。
截止2010年5月份,省控59条重点污染河流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平均浓度分别为32.0mg/L、2.4mg/L,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5.3%和34.9%。按常见鱼类能够稳定生存的技术参考指标(COD≤60 mg/L、NH3-N≤6 mg/L)衡量,已有49条河流全线恢复鱼类生长。全省有8个市辖区内的重点污染河流所有断面全部达标,这8个市分别是枣庄、烟台、济宁、威海、日照、莱芜、临沂、菏泽。
“59条重点污染河流”是我省境内污染重、影响大、由省级环保部门直接监控的污染河流。姜大明省长在今年“两会”上明确提出了“争取年底前省控59条重点污染河流全部恢复鱼类生长”的奋斗目标。这些河流恢复鱼类生长,是我省水生态改善的重要标志,也是全省人民多年来的热盼。我省近年先后采取了“治、用、保”多措并举的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实施大大严于全国的排污标准,对所有跨市界河流断面安装自动监测装置,对重要污染源实施重点监控等措施,河流水质得到持续改善,尤其是南水北调沿线,不仅恢复常见鱼类,多年未见的小银鱼、毛刀鱼、麻坡鱼等敏感水生生物也已重现。
另外,监测数据显示:5月份尚未稳定达标的河流断面中,超标较严重的5个河流断面分别是:潍坊市的虞河纸房桥断面(COD超标6.5倍,氨氮超标0.6倍)、泰安市的宁阳沟佘庄桥断面(氨氮超标3.3倍)、东营市的广利河沙营桥断面(COD超标0.5倍,氨氮超标2.5倍)、青岛市的嵯阳河东南岩断面(COD超标0.1倍,氨氮超标1.4倍)、淄博市的孝妇河前芽闸断面(氨氮超标1.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