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襄阳连降雨雪,许多细心的驾驶员和市民发现,长虹路主干道、行车道上没有窨井盖也未发现积水。2月26日,襄阳市排水管理所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得益于市政府按‘国家标准’改造长虹路排水管网,现在完全能够有效应对不低于30年一遇的暴雨。”
2013年6月18日,住建部印发了《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对城市排水防涝的规划目标作出硬性要求,地级城市中心城区要有效应对不低于30年一遇的暴雨。即发生城市雨水管网设计标准以内的降雨时,地面不应有明显积水;发生城市内涝防治标准以内的降雨时,城市不能出现内涝灾害;发生超过城市内涝防治标准的降雨时,城市运转基本正常,不得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2013年,长虹路改造方案制订时,市城建委、市政管理处,以及广大市民纷纷就排水管网改造标准建言献策,长虹路改造指挥部统一思想认识,严格按照《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国家标准进行改造。首先将排水管网和其他电气管网分开,同时采用将传统的排水管网一分为二建设方法,分别兴建了排污水管网和排雨水管网两条管道。市民日常生活用水后通过排污管道流动,雨水通过排雨水管道流动。遇到特大暴雨时,启动双管道同时排水,大大提升了城市防水排涝标准。与此同时,为了减少安全隐患,指挥部统一将窨井口从主干道、行车道移至道路两侧绿化带中,利用三角地带、空隙地域建设了数个无硬化地面的袖珍公园,有效提高了透水性路面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