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网友反映,宜州市土桥水库是该市的饮用水源,却长期被当地村民非法养鱼,严重威胁饮用水安全。而且,周边村民在水库旁边乱丢蚕粪、农药空瓶及各种垃圾等,对环境造成影响,希望有关部门严肃处理,确保饮用水安全。
2月25日,记者来到土桥水库发现,一名年过半百的村民正划着竹排靠岸。上岸时,这位老伯拉起渔网,将里面的鱼装进口袋。据其介绍,鱼是在水库土生土长的,现在政府已经不允许在水库里养鱼了。“自去年政府整治水库,不给养鱼后,我们喝水库的水也就放心多了。”当地居民杨女士如是说。
据杨女士称,以前水库除了是宜州市饮用水水源地外,还是一些村民的鱼塘。记者随后环顾水库四周,水面近处未发现有养鱼的网箱,只是在岸边上散落着一些渔网、竹排。再往岸坝走,也没有发现网友反映的农药空瓶、垃圾等物件。
记者现场看到,在水库的坝顶处,设有宣传栏,刻有《宜州市土桥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和《宜州市土桥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有关规定》明确:“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垂钓、倾倒垃圾和其他废弃物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非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土桥水库国有水域从事养殖、捕捞活动”等。
对此,宜州市人民政府在“网络问政”专区实名答复说,该市于2013年11月25日开始对土桥水库全面开展综合整治工作,由宜州市委、市政府组织该市近80个单位组成包村包户责任工作组,下到涉及土桥水库饮用水污染问题的各个村、屯、户进行法律宣传教育和发动治理工作。通过一对一和耐心细致的法律讲解,目前大部分水库周边渔民已经自行清理网箱养鱼设施配合治理工作,周边乱倒乱扔情况也得到控制,并制定了长效的管理机制,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成效。但由于少部分群众以坚持个人利益为目的,对治理工作抵触与不配合,形成“钉子对象“,给治理工作带来障碍。下一步,该市将继续深入村屯,加大开展巡回宣传,依靠全市人民力量,共同完成饮用水源保护治理工作。另外,将加快成立水源管理执法队伍,加强巡查,巩固整治成果。同时,将依法依规对抵触不配合进行整治的违法行为进行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