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强台风“菲特”走了两天,杭州河道水位依然不降,城西学院路一带积水难退。当时,西湖区城管局的解释是,学院路沿线的下水管网连通余杭塘河,路面积水是因河水倒灌、排水困难引起的。
今年夏天,杭州如果再遭遇强台风,几个积水“重灾区”也许会有大改观。
昨天,杭州市区河道整治建设中心公布了2014年河道整治计划:今年要开工建设45条,其中完成12条,打通6条断头河;在城西、城东、拱墅区修建3座大型排水泵站,提高市区河道防洪排涝功能。
主城区要建3座排水泵站
益乐河泵站
——解决学院路一带积水
去年10月10日,“菲特”走两天了,学院路天目山路口积水最深处仍没过小腿,8台抽水泵连续作业也解决不了问题。
为改善这一“顽疾”,杭州今年打算在学院路沿线,古翠路与文二路之间、益乐河和冯家河交叉口,建一个益乐河排水泵站,排水能力为6立方米/秒,设计防洪标准50年一遇。
河道建设中心的李工说,翠苑、九莲新村一带都是低洼区,通过建立泵站,降低古荡湾的水位,学院路一带积水也将会大大缓解。
益乐河排水泵站日常承担改善水质、配水功能,汛期则会承担排涝功能,通过泵站把水引入冯家河、余杭塘河,最
后排入运河。
婴儿港泵站
——解决申花板块积水
去年的“菲特”台风,让城西银泰也遭殃了。
考虑到拱墅区申花区块的婴儿港、北庄河等河道,现状水域被侵占,淤积严重,沿线农居及工厂污水直排河道,水质发黑发臭,河道建设部门决定进行大整治。今年,要在婴儿港和余杭塘河交汇处,新建具备防汛排涝和引配水双向功能的泵站,暂命名为婴儿港泵站,主要解决申花板块的积水问题。
九堡六号河泵站
——保持景观水位
九堡六号河为九堡区块规划新开挖河道,北起横八港,南至横四港,2008年已随东侧通盛路建设同步完成北段德胜东路—九沙大道段河道的开挖,河道宽10米,南段九沙大道—横四港段河道尚未开挖,造成新的断头河道。
今年要打通这条断头河,提高该区域防汛排涝能力,同时在九沙河交汇处新建闸门——九堡六号河泵站,有效保持九堡区块河道景观水位。
九沙河是一条人工开采的河道,杭州几十年来还是第一次,完工后,能彻底解决德胜东路区块的“十雨九涝”问题。
九沙河分三期施工,一期前年底已完成,三期今年完成,最关键的二期工程今年启动,主要是和睦港沿线。
九沙河全线完工后,将与和睦港和规划中的运河二通道连通。届时,德胜东路周边区域的积水,可以通过九沙河排到和睦港、彭埠备塘河中,最后汇入钱塘江。
今年打通6条“断头河”
珊瑚沙河建成后
将有效解决转塘内涝
目前,主城区(不包括萧山、余杭、滨江)还有30余条断头河,今年要打通6条,具体是珊瑚沙连接段、镇东河、西塘河、连通港、横一港、九堡六号河。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珊瑚沙河。打通后,能有效解决转塘地区之浦路、美院、杭复路、转塘镇上的积水问题。
近几年,转塘之浦路一带逢雨必涝。转塘靠近钱塘江,水为什么排不出去?事实上,当钱塘江水位非常高的时候,转塘地块就没了排水优势。
河道建设部门认为,要解决之江核心地区内涝问题,首先要打通珊瑚沙河。
珊瑚沙河位于之江新城东北部,该河道为规划新开挖河道,北起上泗沿山河,南至淀山浦,2008年至2009年,之江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完成上泗沿山河—320国道段河道的开挖工作,由于涉及穿越320国道及征迁原因,320国道—淀山浦段河道一直未能贯通,造成了新的断头河,不利之江新城的防洪排涝工作。
断头河道打通后,将连接上泗沿山河和淀山浦,一改目前单纯的“高水高排”排水模式,通过四五排灌站将涝水排入钱塘江,从而提高上游上泗沿山浦的防洪排涝能力,确保沿线区域居民的出行和财产安全。
西塘河区块
将打造成市井文化片
西塘河,位于拱墅区,系南宋年间开凿的新开运河,上世纪90年代后,河道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成为了目前的断头河道。
2003年,该河上的古星桥被列入杭州市首批市级文物保护点。本次河道整治将结合古星桥文物保护,拆除周边相关建(构)筑物,打通桥下断头河道,将该区块打造成为市井文化片,形成一个体现江南水乡市井文化的区域。
“这条河水贯通后,一旦有大暴雨,将大大缓解祥符、余杭勾庄等地的积水现象。”市河道整治建设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结合十字港整治同步打通连通港
横一港又名杨公河,河宽约5米,主要用于农田灌溉及汛期排涝,现通过插板闸门及机埠与和睦港沟通,海景路以东无现状河道,河道尤其是闸门断面太小,影响周边地块的雨水排放功能。规划打通的河道西起和睦港,东至东湖快速路,宽10米,在和睦港处新建闸门一座,横一港的拓宽及河道东延,能将七堡杨公区块(包括东湖快速路),特别是沿江大道的涝水通过和睦港外排。
连通港位于拱墅区桥西,东起运河,西至十字港河,全长1079米,规划控制河道宽度不小于10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百姓造房子造成断头,到目前已经基本完成整治,但由于受十字港河文保点保护、挖掘影响,与十字港河交汇处尚处于断头状态,计划结合十字港整治同步打通该断头点,打通后能进一步完善水网,提高区域排涝能力。
镇东河位于三墩,北起芦荡漾,南至三墩港,全长约950米,现状河道南端与三墩港交接处断头,规划控制河宽15~20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老百姓围河造地形成断头。打通断头河能将罗家斗河与三墩港连接、水系成网,增加水体流通性,改善水质,并进一步提高防洪排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