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委、省政府发出“五水共治”总动员令后,富阳市委、市政府成立“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构建“1+3+24”(1个领导小组办公室,3个业务指导组,24个乡镇街道)治水组织框架,全力开展治水攻坚战。
截至2月底,富阳市已对境内30余条溪流、河道开展了综合治理,全市有30余个部门、乡镇街道组织1.6万余人,对30条河流(支流)、溪道进行垃圾清理和溪道疏通,取得了治水的阶段性成效。
“河长”治水责任到人
去年年底,富阳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富阳市河道推行“河长制”管理的实施方案》,全市23条重要河道分别由23位市领导担任“河长”,其他河道及乡镇(街道)村级河道的“河长”由所在乡镇(街道)班子领导担任。
北渠位于富阳市城东北,属富春江水系,目前主要污染源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沿岸居民生活垃圾等。作为北渠“河长”的富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进表示,做好北渠污染整治工作,还需要全社会的关心,需要沿岸企业、居民的支持,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治水工作中来。
大源溪是富阳市境内污染较为严重的河流,担任大源溪河长的是市委副书记华德法。今年,华德法已多次深入现场指导整治工作。他说:“今年年底必须消灭臭河、黑河现象,2015年年底,基本解决垃圾河、黑河、臭河的源头治理问题,使水质从劣Ⅴ类恢复到Ⅳ类。”
大学生村官担当“六大员”
富阳市启动了“投身‘五水共治’·共建美丽富阳”大学生村官治水专项行动,引导大学生村官关注水环境。
据悉,富阳市188名在职大学生村官共同参与了专项行动。结合治水过程中涉及的具体任务,富阳提出了大学生村官投身“五水共治”中应担当起“六大员”的职责,即技术员、宣传员、调研员、联络员、监督员和行动员。
盛健丰是富阳市上官乡大盛村村官,现任村主任助理。他说:“我学的是环境科学专业,‘五水共治’给了我学以致用的平台。”
场口镇下图山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汪伟从“五水共治”中嗅到了创业商机:“治水涉及污水处理、循环再利用等水处理设施,要是村官有相应的知识和能力,也可借势创业。”
大学生村官通过开展宣传调研、强化监督、技术培训等方式方法,切实动员群众、发动部门开展水环境群防群治,改善河道水质及周边生态环境。
消灭垃圾河全民奋战
记者从富阳市“清水治污”办公室获悉,2月8日~6月30日,富阳将分集中整治、自查完善和督察整改3个阶段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消灭垃圾河”万人专项大行动,力争在半年内消灭全市垃圾河,并建立健全清洁河道长效管理机制。
家住受降村的村民余国灿告诉记者,村民们最想看到的就是受降溪河里河外干净清爽。
据统计,自2月8日专项行动启动至今,富阳市已组织1.8万余名机关、乡镇党员干部对400千米河道进行了集中清理,总共消除3800余吨河道垃圾。
党员带头投身治水
里山溪贯穿富阳市里山镇全境,里山镇在“五水共治”活动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党员联溪示范岗”。
里山镇对联溪示范岗设定了宣传员、践行员、先锋员、监督员、示范员5个岗位,并对每个岗位的职责作出具体要求,让每名党员根据自身情况和特长,自愿申领一个或多个岗位,全镇390多名党员自愿报名参加。
在此基础上,里山镇将里山溪及其支流分33个区段,每个区段由10~15名党员干部包干,并统一制作“党员联溪示范岗”牌子,在所有包干溪段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包括每一示范岗的组长和党员姓名、组长电话、负责溪段。
建立“党员联溪示范岗”以来,里山镇已出动党员1000余人(次),疏通溪道10余千米,清理垃圾200余吨,拆除沿溪垃圾堆场10余个。
富阳市提出,通过3年努力,使境内河道、溪流旧貌换新颜,水质明显改善。“治水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五水共治’的号角声,预示着富阳人与水环境的新互动。”富阳市环保局局长李百山说。
为治水出一份力,出一份钱,成为富阳市部门、乡镇、企业的共识,不少部门、乡镇、企业和个人纷纷捐款,为治水奉献力量。截至目前,全市已为“五水共治”捐款3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