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西江经济带引发广东广西高度共鸣,不仅仅是其成为国家战略规划的本身;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珠江流域跨省(区)水资源保护的现状,要求相关省份合力解决紧迫的生态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李竟先在《关于尽快建立珠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的跨省(区)协作机制的建议》中指出:目前珠江流域跨省(区)突发性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珠江流域内的广东省,人均水资源量低于全国人均水平,对上游省分来水依赖度高,而上游的滇、黔、桂等省(区),都面临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和压力。但目前珠江流域“诸侯割据”的局面不利于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保护。
他认为:“珠江流域涉及多省(区),各地方政府往往出于局部利益和短期政绩考虑,在经济发展和工业布局上很少考虑流域内环境和生态问题。此外,跨省(自治区)水污染事件引发的危机,单靠一个地方或一个部门也难以有效应对。”李竟先表示,珠江-西江经济带的发展,必然带动西江沿岸地区的产业转移、矿产资源开发和航运的发展,同时也将不可避免地给流域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和挑战,这就迫切需要尽快建立起与经济带发展相协调的水生态保护协作机制。
而来自广西的全国政协委员磨长英建议,支持珠江-西江千里绿色生态走廊建设,探索建立西江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从下游发达地区上交的税收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上游生态建设补偿资金,提高珠江防护林补助标准,共同把上游绿色生态走廊建设好。全国人大代表赵德明认为,应该从国家层面立法进行利益调节,按照河流净流量和水质,确定生态补偿资金数额;上游生态功能区和下游受益区通过协商解决产业规避问题,实现从“输血”式到“造血”式扶贫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