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用水全国大约是800亿升/年,但是落实到每个人每天用多少升水,中国在世界各国的排名在中等水平,比所有的发达国家和主要的发展中国家,一个人一天用的水量都是最少的。比较浪费的是农业用水。”4月1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名誉所长王浩在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分论坛“博鳌夜话——生态·新型城镇化”上表示。
以下为部分实录:
杨锐(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我们相信未来是非常好,我有两个问题想请教一下王浩院士,我们有几块用水是非常浪费的,水利用率很低。身边感性的东西我们发现发廊很多、洗澡很勤,买车要洗车,城市绿色空间需要地下水浇灌,每个人家里最好有绿地。还有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当然生活用水跟工业和农业用水相比没有那么多,我想清晰的了解一下学者是怎么看这三块的?
王浩:是这样的,生活用水全国大约是800亿升/年,生活用水尽管你提到了这么多,但是落实到每个人每天用多少升水,中国在世界各国的排名在中等水平,比所有的发达国家和主要的发展中国家,一个人一天用的水量都是最少的。比较浪费的是农业用水。
杨锐:是不是人均用水量不如发达国家高,是因为贫穷落后的地方生活习惯不是特别健康,不勤洗澡,不洗水果,与生活习惯有关。
王浩:也不尽然,像北京、上海这些地方,国外像巴黎、纽约,每人每天用400升水,北京用160升,上海用250升。农业是这样,全国的用水量一年是6150亿,6150亿的62%是农业用水,农业用水生物、粮食的转化效率咱们国家是0.51,世界上比较发达的国家像以色列、美国,以色列水的生物转化率到0.8,美国这些国家是0.61、0.62的样子,我们是0.51。现在中国人自己发明了一种新的灌溉方式就是原始性创新,渗灌、低灌是间歇式灌溉,一会儿灌溉,一会儿不灌溉,渗灌是水有水压往四周不停的渗水,浇灌作物。前三个月有一次国际大赛,6个国家,美国、以色列、澳大利亚、中国、日本等,6个国家的农业低灌技术比赛,我们的渗灌得了第一名,非常严格的比赛条件,一共比了80天,整个作物的全生长季节,每小时、每分钟都测。工业用水的效率我们国家也比较低,总的来说比如1万元的工业增加值,咱们的用水量是美国的4倍。
杨锐:日本是用水效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与日本相比呢?
王浩:与日本差7~8倍。
杨锐:水如此匮乏,我们解决是南水北调还是饮用海水淡化水?
王浩:这是并行不悖的,中国水资源的特点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南方81%,北方19%。最近这15年气候变化了,南北方的结构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南方水多的地水更多了,从81%上升到84%,北方从19%降到16%,南水北调战略性的工程连接长江、黄河、海河、淮河,还是非常必要的。另一方面是海水淡化,整个滨渤海、滨黄海,整个东南沿海这一代,包括距海边100~200公里的地方,从战略上说都是可以做到的。海水淡化的主要问题是不太低碳,淡化一立方海水要5度电,比较耗能,成本由于耗电的原因也偏贵一点,海水淡化现在成本是6~7元。
杨锐:如果电能由太阳能这样的能量转化过来不是很绿色吗?
王浩:海水淡化比较专业,一个是多级闪蒸,一个是膜渗透的过滤,膜的方法看来技术前景大一点,膜要求水压很稳定,透过半透膜,太阳能提供不了比较稳定的能源,风能也是这个问题,现在研究太阳能、风能和蓄电池组合相对稳定的能源,供给膜处理技术。
杨锐:南水北调工程中段今年要打通了?
王浩:现在已经全线贯通了,现在在分段试水,比如穿过黄河,从地表到地下60多米深注满了水,正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