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环境的问题越来越为世人所关注。近日偶然发现的“兰州水污染事故”,虽缘于“历史”,但警钟特别响亮。据当地政府权威通报,此次事故的“罪魁祸首”,是兰州石化上世纪80年代曾发生的泄漏事故,导致一些渣油和消防污水渗入地下,最后进入水厂自流沟内,从而造成了水质污染。
毋庸置疑,在个别地方依然存在环评不达标并对环境产生污染的企业,尤其是一些高污染的小化工企业躲藏在偏僻乡村。究其原因,一是当地为了发展经济,只图眼前利益,拣到篮里都是菜;二是山高地偏,隐蔽性较强,有关部门疏于监管。殊不知,这类企业在为当地带来一些经济效益的同时,埋下的却是对环境产生危害的污染源,随时随地都可能严重危害当地的环境。就拿这次令人忧心的“兰州水污染事故”来说,祸根就是30年前兰州石化发生泄漏事故后渗入到地下的污染物。几十年来,生活在污染物附近的百姓是否遭受污染,同样让人揪心。
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发展经济都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有的企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头上,虽然眼下无症状,但随时随地都有爆发的可能。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有关职能部门更要敢于担当,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严格环评标准,把牢环保门槛,加强日常监管、检测,不给那些不能达标生产、达标排放的企业任何生存空间。一些地方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尤其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对那些污染环境的企业睁只眼闭只眼。否则,等到污染事故发生再来防治,就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