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津水厂取水泵房建在邕江上游

三津水厂采用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严格把控饮水安全
一座被江南区老村坡村民称为“白宫”的构建物屹立邕江上游边,实际上,它是一座从邕江取水的泵房,负责向三津水厂输送生产自来水的“原料”。从邕江取水到城市管网输送生产出来的自来水,是怎样进入千家万户?南宁市供水设施建设是否满足日渐庞大的城市用水需求?又是如何层层保障自来水水质达标?在第三十届“中国水周日”(3月22日至28日)来临之际,昨日,记者探访南宁市自来水厂和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南宁监测站等地,探寻“水”的奥秘。
自来水怎么“生产” 从源水到供水管网层层“加码”
位于江南区金鸡路的三津水厂,已服务南宁市供水需求十年之久。在占地128亩的生产区域内,很少看到人员走动。原来,这是一座现代化工厂,整个生产工艺流程实现自动化集中监控,好似一条自动化生产线,每个工序点都有仪表进行监视,将各项生产指标实时反馈到中心控制室,工作人员在中心控制室便可实时掌握各环节的生产运行情况。
而自来水的生产并非是“取水消毒后就可直接使用”那么简单。厂区内设有送水泵房、沉淀池、加药间、加氯间、污泥脱水间、滤池等7个生产车间。邕江抽取的水源从泵房输送回到厂区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来到配水井,在这里水质将进行第一次加药消毒,然后进入网络絮凝平流沉淀池。
沉淀池有四组,每组由24个网格组成,每天沉淀池就有20万吨水经过网格加药沉淀后进入到滤池。滤池的水质经过沉淀后颗粒物明显少了许多。此时水质清澈不少,但还是“半成品”,需要再次加药消毒,而这个关键的药就是“氯”。经过消毒后的水,进入清水池之后,最终进入送水泵房通过城市管网输送至千家万户。
水质安全如何保障 三级水质检验严把供水各项关口
市民能够用上放心水,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水质监测。目前,南宁水务供水主要建立三级水质检验制度,严格依照国家相关要求对源水、出厂水、管网水水质检测项目和检测频次的要求,对水质进行全天候质量控制,严把供水管理各项关口。
第一级检验是制水过程的水质监测,由水厂运行班在制水过程的关键点取水化验,每小时/一次,自动化控制的水厂则通过在线仪器仪表对水质关键点的各类指标值进行实时在线监测;第二级是水厂化验室对源水水质和出厂水水质的主要指标进行检验,每日6~8次;第三级由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南宁监测站,负责每天对南宁市80个供水管网水质监测点抽取水样进行检测。
除了日常检测之外,南宁监测站每月开展一次覆盖42项水质常规项目的检测,每年开展两次覆盖106项水质常规项目和非常规项目的检测。除了自检,南宁卫生监督所和国家建设部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对自来水水质进行监管。南宁监测站站长何斯慧表示,从长期监测和历年来的抽检情况来看,南宁水务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水质保持稳定,水质总体优于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