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卡提布湖每隔6分钟会涨落一次,神秘的原因有待科学家作出解释。
冰川向下流动切割着山体,最终形成峡谷。
是谁把重达几十吨的大石打磨得如同海中珍珠?
不怕人的卓阳鹦鹉是森林的主人。
眼前的湖水一色乳蓝,就像把牛奶倒进了天蓝色颜料中一样
鱼翁/文张南刘云生/图
1 乳蓝的蒂卡波湖
灿烂的阳光下,白雪皑皑的库克山俯视着一片乐土──乳蓝色的湖、乳蓝色的天、乳蓝色的河流……
这是位于新西兰南岛的蒂卡波湖畔!我们早上从北岛的奥克兰飞到南岛的基督城,又登上日月光旅行社的大巴南行,午后来到蒂卡波湖。眼前的湖水一色乳蓝,就像把牛奶倒进了天蓝色颜料中一样!大家忙碌着拍照,直到导游老周宣布一个好消息,带我们到世界海拔最高的三文鱼场去观鱼!
又是一条乳蓝色的河,中间间隔着一个个网箱,活蹦乱跳的三文鱼就在游客撒下鱼食的瞬间跃动翻滚,肥美的身影让一帮俗人食指大动!老周买了3公斤三文鱼,宣布晚餐自掏腰包为全团加菜,引来一片欢呼雀跃!
回到酒店,六菜一汤端上桌,三文鱼刺身配上等新西兰葡萄酒,直吃得个个口齿留香,手舞足蹈!
2 乳白的塔斯曼湖
你见过乳白乳白的湖水吗?
从蒂卡波湖开车两小时,我们来到新西兰最大的冰川──塔斯曼冰川脚下。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盛满“牛奶”的大湖,山风吹起,阳光下荡漾起一层层银色鳞光!导游告诉我们,这是一种在冰川作用下形成的岩石粉末──“冰山面粉”,在水中高密度悬浮形成的奇观。
塔斯曼湖是新西兰最年轻的湖泊,这里原来是塔斯曼冰川的终端,一万八千年前,冰川的高度达800米,长度达100公里。随着地球暖化,冰川不断矮化、短化。1973年,冰川终端的塔斯曼山谷冰层开始出现一个小坑,后来逐渐发展成宽2公里、长6.5公里的大湖!湖水最深处达200米!
我们明白了:正是人类贪婪的举止摧毁着地球气候的平衡之神──万年冰川!
离开塔斯曼湖时,一路上看到雪水从黑色的山沟中流淌下来,我们不再兴奋,那分明是冰川的泪水呀!只是,它还能软化人类逐渐变硬的心肠吗?!
3 凄美的瓦卡提布湖
早就听说新西兰南岛有个神秘的湖,湖水每隔6分钟就会莫名其妙地涨落一次。其神秘的原因有待科学家作出解释,当地人却相信一个古老的传说:巨人爱上了公主,国王大怒,派人杀害了巨人。巨人倒下时,长长的身躯变成了巨人湖,而不死的心依然不平地跳动着,引起这片高山湖水涨涨落落……
巨人湖叫“瓦卡提布”湖,是新西兰第二长湖泊,瘦长的身躯达84公里,平均深度300米。地质学家告诉我们,真正能在群山中挤压出湖泊的“巨人”,其实是移动的冰川。但不管如何,我们更偏爱那个美丽的传说——清澈见底的湖水,不正是巨人对纯洁爱情的表白吗?默默守候在身旁的美轮美奂的皇后镇,不正是美丽公主的化身吗?
皇后镇是一座美丽的小城,多姿的洋房掩映在万绿丛中,它正是世界蹦极跳的发源地,有人因此将其称为“世界上最有趣味的城镇”。
4 米尔福德峡湾奇观
离开皇后镇,我们向西海岸进发,去访问神奇的米尔福德峡湾。
米尔福德峡湾被收进世界自然遗产目录,源自一段不同凡响的传奇身世:峡湾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澳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会合处,两大板块的争斗形成火山爆发和南阿尔卑斯山脉的隆起,一百万年来,山脉平均每年增高一厘米。要不是大自然的另一只手压制着它的长高,世界屋脊也许就出现在这里!
那另一只手是太平洋强烈的季候风,它裹挟着雨雪无情地敲击着南阿尔卑斯山的峰峦,让岩层碎裂脱落;而高达6000毫米的年降雨量,又在峡湾地区形成厚达6米的积雪,大雪沉压成坚冰,冰川向下流动切割着山体,最终形成峡谷,随着气候暖化峡谷冰川最后变成河流和湖泊,积雪融化后最终注入了海洋。
我们怎能想象,温柔之水在和坚硬之石的角力中居然胜券在握!
峡湾国家公园是新西兰最大的国家公园,占地125万公顷。穿行在林区公路,参天大树挤出一线天,彰显着自身的威力,而谷地草场又带来另一番惊喜——一个平静如镜的小池,清晰显现着雪峰的倒影,形成一面“镜湖”;一条河流在峡谷山腰中断,形成洞中瀑布,成就出另一景观。在这里,雨林孕育出多彩的物种:挺拔的银山毛榉、入云的罗汉树(高50多米)、不怕人的卓阳鹦鹉、不知名的烂漫山花……令人目不暇接。就在峡湾出海口,懒洋洋的软毛海豹正在岩石上晒太阳,凸吻海豚则在浪花中追逐嬉戏,逗得我们乐不可支!
正陶醉间,出海口的奇景又让我们惊呆了:群山涌来比海水轻的淡水在这里形成两三米的浮层,“淡水透镜”的效应使它挡住了大量阳光,使海水变成一片丝绸般的深蓝。导游告诉我们,峡湾因深蓝的表层挡住阳光,使10米深的海底能见度相当于一般海域的70米深,大量深海生物得以在此生存,于是,峡湾水下形成了一个斑斓多姿的生物世界…… (本文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