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直接关系民生,也是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最需要的小水利。国家近年来经过大规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成效显着,亿万农民与城市居民一样,吃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但我们也应看到,一些地方仍然存在饮水不安全的因素,农户家里虽然通了自来水,但水质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都需要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落实和完善。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表面看是比较简单的小工程,其实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水网工程;特别是建设前的选址和建设后的管理,都应超前思考和科学定位。只有全面统筹的“一盘棋”思路,才能确保农村饮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安全。
饮水规划“一盘棋”。地方水利部门要用“城乡统筹”的发展思路来谋划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要虚心学习城市自来水建设经验,对城郊和有条件的地方可通过城市供水管网延伸,来推进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并借以吸收其比较先进的管理经验,实现农村饮水工程的规范化管理,进而保证水质安全。对偏僻山区散居农户,因为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在项目资金上应该给予倾斜,整合资源,在工程和水质上提供足够的保障。
水源开发“一盘棋”。合理利用现有供水资源和设施,通过城乡联网,实现城市供水管网向周边农村延伸,保证水源清洁。也可以利用大中型企业水厂富余的供水能力,由政府投入一定的资金对其修复、改造,组成供水联合体,向周边居民点辐射延伸。
水源保护“一盘棋”。开展水功能区划,涉及饮用水的水库应该划定为饮用水区域,对水库、河流等水源地应立牌明示,禁止在饮用水水源水库投肥养鱼,依法保护水资源。比如,笔者所在的湖北省宜都市就制定了《小型水库功能区保护规划》,对涉及饮用水水源的30座小型水库和3座中型水库全部实行挂牌保护,并定期对各村集中供水工程的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水质分别进行检测。近年来水库水质逐步恢复,明显好转,群众投诉逐年减少,农村饮用水水源得到有效保护。
技术开发“一盘棋”。对偏僻山区的散居农户应该采取生物慢滤等技术,强化水质安全,以保证老、少、偏远地区或缺水区农民用上干净卫生的放心水。生物慢滤技术是一种基本不用任何机械动力和化学药剂的水处理方法。经该技术处理的水可达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益处。目前,宜都市建设了24处生物慢滤池,经此处理的水,其水质均达到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保证了3.3万人的饮水安全。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我国农村社会文明的又一次提升。实现农村饮水安全,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最基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