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安全事件已成为百姓关注的焦点,成为各级政府无法回避、必须解决的紧急且重大的社会问题。建议从长远考虑、两手发力、系统治理,短期内以建设备用水源为主,中长期内优选分类供水方案,将水系修复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来抓。一是对全省水资源进行全面普查,全面系统地勘测浅表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的分布、储量、水质等情况,在总量保证的前提下,首选深层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水源。二是以实现双供水为目标,改造设计饮水工程,从城市辐射周边,大部分的饮用水达到国家一类水标准,直接可以饮用。设计要体现前瞻性、科学性、经济性,工程要能抗大灾大难,能刺激水系自我循环,能在保证目标前提下采用最优工艺和材料。三是拓宽筹资渠道,募集饮水工程资金。除地方财政拨款、社会捐助、金融贷款外,可向社会适当募集,如对常住人口一次性收取适当的改水费,以成本分担实现利益关联和责任共担。四是通过合理定价控制饮用水总量,节约用水。如可将地下水的水费适当提高;对极度困难的家庭,政府可通过发放补助金形式进行救助。收取的饮用水水费,全部用于饮水工程的营运。五是对饮用水源采用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提高使用饮用水源的门槛,管理权限收归省级;加强执法,对私采私用者进行从重罚款,对污染水源者,从重处罚;严格地下水保护,监测、回灌、清理等措施要积极到位。六是加强社会水安全意识教育。加大乡村水治理力度,以村为单位,修建垃圾收集处理站,鼓励畜禽粪便有机肥处理,重点惩治农户污染水源行为。推进水情况信息公开,在全社会形成水安全意识。鼓励群众举报各类污染水源行为,让污染者无处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