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行业 > 靖江:水质异常背后的异常
靖江:水质异常背后的异常
发布日期:2014/5/28 10:24:33

靖江的九圩港直通长江,里面的水又黑又臭。

 

  靖江:水质异常背后的异常


  一些地方在遇到突发公共事件后,采取的应对措施不尽相同,所获得的成效也截然不同


  继兰州的苯污染、武汉的氨氮超标事件平息后,发生在江苏靖江的水质异常过去20天后,水质异常原因、水样监测报告迟迟无果,哑然成谜!


  当记者带着疑惑来到靖江市环保局、靖江市宣传部求解时,两单位对此是三缄其口,相互推诿。


  长江水质异常致停水


  靖江,隶属泰州市的一个县级市,位于苏北平原南端。


  地处长江下游的靖江,自然条件非常优越,有着丰富的水资源,总量约7.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以引长江水为主,计2.2亿立方米,有“苏中小江南”的美誉。


  就是这么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县级市,在5月9日因长江水源出现水质异常,闹起了水危机。


  当日11时37分,靖江市政府官方微博“靖江发布”通报:因长江水源出现水质异常,全市暂停供水。因停水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消息一经发布,引发了大批民众抢购矿泉水和纯净水的囤水行动。据当时多家媒体报道:因当地出现抢购矿泉水现象,销量突增,当地多家超市的饮用水在中午之前一度卖断货。


  城南三江新村小陈副食品商店的陈女士目睹了5月9日上午抢水的一幕。她说,上午十一二点时一下子来了很多人买水,十几箱矿泉水不到20分钟就卖完了。“有人还是开着车子来的,看见水就往车上搬。”


  一摩的司机对法治周末记者说起9日的停水事,便提高了嗓门:“一听说长江的水被污染了,大家都蜂拥着朝各超市、小商店跑去,见着水就抢(购),不问价钱。”


  据了解,当时还有部分小卖部借机哄抬物价,“平时35元一箱的水,60元卖,人们还抢着买”。


  当天下午13时25分,靖江市政府再次通报称:“今天上午10时左右,市自来水公司发现长江水有异味,本着对市民负责的态度,第一时间关闭取水口,暂停供水。同时我市迅速启动应急处置预案。经环保部门检测,市牧城生态园备用水源水质合格,可以启用。预计下午5点之前,将全面恢复生活供水,请广大市民放心。”


  16时40分,靖江市启用牧城生态园备用水源,开始逐步恢复供水。但很多市民因害怕水质不稳定仍不敢饮用。


  从5月11日10时50分起,靖江恢复正常供水。


  靖江市的饮用水源主要来自长江,这次停水虽只持续了7小时就启用了备用水源,但全市只有一个取水口,所以对全市近70万人口的生活还是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长江边工厂密布


  事发时,曾有“运农药的船翻了,自来水厂取水口遭到污染”的说法在微博上流传,但江苏的海事部门称,目前,没有接到有长江上船舶污染的报告,初步排除是船舶发生碰撞或者泄漏导致水域污染的可能性。


  事发当日,曾有媒体记者赶往靖江市华汇供水有限公司(即靖江市自来水公司)位于靖江蟛蜞港的长江取水口(该公司的长江水源厂,靖江全市的饮用水均来自于此,取水口距长江岸线约210米)一探究竟,但没有发现任何有与沉船有关的线索,取水口边不远的自来水厂也表示没有听说取水口附近发生过沉船事件。但有媒体记者在现场闻到了一股类似于农药的气味。


  5月10日,住在取水口附近的居民对记者说:“昨天(5月9日)下午,确曾闻到类似农药的气味。”


  一位叫沈伯松的市民还对媒体称:“味道很浓,之前从来没闻到过。我骑车骑了大概五六十米,味道才散。”


  靖江市自来水公司的水质监测员在接受江苏当地媒体记者采访时也称“确实江边味道很浓的,好像是农药味道”。


  一位住在自来水公司东侧的陈女士告诉媒体:在7日晚上,她就听邻居说自来水有问题,水有一股泔水味,邻居还将沾有泔水味的手让她闻。


  多家媒体都曾报道说:“靖江市机电及汽车配件、医药及精细化工、纺织服装、船舶修造是当地主要工业门类,不少化工厂、纺织厂就建在江边。”


  5月17日、18日,法治周末记者以取水口为中心,沿着长江沿线查看发现:靖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下属的城南园区、江苏江阴·靖江工业园区、新桥园区等均沿着长江建设、开发。里面也确实驻扎着制造、纺织、印染、医药等企业。就连取水口对面的江阴也同样分布着一大片各种类型的企业。


  5月18日,在九圩港附近开餐馆的老板对法治周末记者说:“现在靖江市政府就是沿江开发,企业越来越多,污染也就会越来越大。”


  法治周末记者从九圩港一直到四圩港看到,每一条港渠里流淌的都是乌黑的臭水,且每条港渠里的水都流往长江。


  当时民众就猜测,是否是企业偷排造成的水体污染?


  但5月10日,靖江市政府就对外称,在饮用水源地取水口因异味停止取水后,即组织环保、海事、水利、公安水警等执法部门,对长江泰州段沿线122家化工企业、危废产生经营企业,36个码头,30条入江河道及靖江全境岸线进行全面排查,目前尚未发现企业、码头有涉嫌污染引用水源的行为。


  20天仍未公布原因


  5月9日下午5时钟左右,靖江市区开始缓慢恢复供水后,涌向超市、商店抢购水的人就少多了。


  当地政府快速应对停水危机的措施确实赢得了市民们的称赞,但水质异常的原因一直没有公布,这也成了市民们的一块心病。


  法治周末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几乎所有的市民都在思考着同样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水体异常?但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政府发布的消息,而自从5月11日全面恢复供水后,政府就没再发布新的消息。他们也没地方问、也不好乱说。用市民的话说:“不知道的,不能乱说,那是散布谣言。”


  5月19日,法治周末记者来到靖江市自来水公司以求真相,该公司门卫问明记者来意后,直接告诉记者:“他们(该公司领导)不接待。”并称,“他们早就交代过了,有记者来,一律不接待。”让记者去找政府部门,说这都是政府的事情。


  靖江市环保局办公室的张副主任则告诉记者:所有的信息统一由宣传部对外发布,让记者直接去找靖江市委宣传部。


  当记者来到靖江市委宣传部时,宣传部的同志让门卫转告记者:说记者要了解的水质异常原因和监测报告,还是去找环保局更直接些,所有材料也都在环保局。


  等法治周末记者再次返回环保局,张副主任说:“那是宣传部不想跟你们说,以前所有的信息都是由他们来发布的,你们要了解的情况也应该由他们来统一发布。”


  并称:“以前我们做的水样监测是由泰州市环保局和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来做的,我现在是没见过,我们找他们也要不来报告。现在我们监测的103项水样指标都合格。”


  张副主任建议我们到泰州市环保局去问问监测结果是否出来。


  泰州市环境保护局宣教处的薛(音)处长称:“他们(指靖江市环保局、宣传部)这就是在推,你们就应该坐在那里不走,要他们给你们一个答复。这种事都是属地管理,你们不应听他们的。”


  靖江市政府在5月9日第一时间即组织环保部门对异常水体进行了取样送检,还对外信誓旦旦地表示:一定要查清污染源后再恢复长江供水。可靖江从5月11日重启长江水源地,正常供水至今。污染源、污染物仍像个谜团一样围绕在公众的头上。


  政府发布信息不应“躲猫猫”


  公众需要权威的信息,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将真实的情况公布给大众。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规定:“县级以上的政府要主动将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向社会公开。”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也要求: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后,应及时准确地向公众发布事件信息,是负责任的重要表现。对于公众了解事件真相,避免误信谣传,从而稳定人心,调动公众积极投身抗灾救灾,具有重要意义。


  而就在5月18日,发生在浙江富江春的一起四氯乙烷运输车侧翻泄漏事故,因所发布的信息透明、权威,各职能部门、传播窗口,没有支支吾吾,没有来自官媒的吞吞吐吐,将相关部门的行政作风行政能力,置于全民围观之中,反而收获了来自民间的点赞。有人将其归结为“真相跑在了谣言前面”。


  短期内接连爆发的水危机正暴露水源地建设的隐患,加剧了人们对饮用水安全的焦虑。


  一些地方在遇到突发公共事件后,采取的应对措施不尽相同,所获得的成效也截然不同。


  兰州在监测到苯的污染后,采取的是延报,结果受到社会和民众的普遍质疑:为什么不在第一时间发布苯污染信息,为什么不及时采取停水措施?


  而杭州市在处置四氯乙烷泄漏突发事故时,因及时、主动、透明、全面地将老百姓关心的信息一一公开,不但没引来质疑声,反而得到了民众的点赞。


  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理事王太高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说:“2004年国务院发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不仅明确提出了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建成法治政府的时间表,而且将“诚实守信”等六项具体指标确立为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根据纲要的规定,政府诚信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行政机关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


  王太高认为:对照上述要求,靖江市政府虽然“及时”通报了“水源水质异常”、“全市暂停供水”的信息,但是该信息并不全面。面对社会和民众的疑问,政府不仅迟迟不予公布水质异常的原因,甚至以“躲猫猫”的方式应对新闻媒体的采访报道。这种作法不仅背离了法治政府的基本要义,客观上也造成了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甚至引发官民对立。


  王太高还称:实践中,不少地方政府往往以社会稳定为名,对于事关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及相关信息习惯于“捂”或“拖”,殊不知,这种作法恰恰给谣言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并造成了社会混乱和民众的不安。可见,政府要想取信于民,官员要想得到民众的信任,实现“官民”的良性互动,政府就必须依法及时全面准确地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重庆“三江”干流4012个入河排污口整治
农发行安徽省分行巧用金融“活水”“贷”动
大庆市长:做足“水文章” 建好“水环境”
广元海绵城市建设取得4方面突出成效 已形
从黑臭水体到生态明珠,西阳河全域治理“治
碳市场发展壮大,碳服务如何才能跟上?
水利部安排部署南方地区强降雨防范应对
山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
威海中心城区多个积水点改造完成
咸宁市公开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
热点资讯排行
1阳泉市财政局下达省级补助资金 支持城镇排
2澳大利亚悉尼多个饮用水集水区检出“永久性
3全球最大环保展慕尼黑IFAT中国系列子展
42024中国环博会深圳展 IE expo
5六大主题分会聚焦水利行业热点,尽在9月4
6AI模型揭露美国地下水污染:超7100万
7突破性过滤技术问世,可清除水中多种持久性
8英国推出严厉措施阻止水污染
9IE expo China 2025第二
102024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学术会议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