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5月28日北京城区出现高温天气,供水量也随之攀高到294.4万立方米,接近2013年北京城区高日供水量的历史最高值298万立方米。自5月18日以来,北京城区日供水量持续了一周在276万立方米以上高位运行状态,与往年6-8月份为夏季供水高峰期相比,北京城区今年提前12天进入供水高峰期。
随着北京城市规模的扩大,用水人口增加,在夏季气温迅速攀升的作用下,城区高日供水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据预测,今夏城区高日供水量将达到310-315万立方米,比去年夏季历史最高供水量298万立方米增加12-17万立方米,接近城区318万立方米的日供水能力极限。
在南水北调水源进京前,北京今夏高峰供水形势依然严峻,市自来水集团呼吁社会各界节约用水。同时呼吁用水量大的行业适当控制用水量,注意错峰用水,避开居民用水高峰时段;城市园林绿化、道路喷洒等行业应尽量减少自来水的使用,多使用再生水。
为了确保今夏供水高峰期平稳度过,近日,市自来水集团召开高峰供水保障动员大会,并制定了科学预案,采取多项保障措施,做好了充分的应对准备。
为确保今夏高峰供水安全,自来水集团充分发挥郭公庄水厂已建成的配水泵房、清水池的调蓄作用,新建一条直径2.2米、长1.5公里的供水管线,使郭公庄水厂与城区供水管网相连。在夜间城市用水量低谷时段,将其它水厂生产的自来水,通过供水管线输送到郭公庄水厂清水池中进行储存;在白天用水高峰时段,将清水池中的自来水加压后输送到城区供水管网,以满足用水高峰的需求。郭公庄水厂调蓄能力对北京今夏平稳度过供水高峰意义十分重大,可以均衡城南供水管网压力,有效保障中心城区特别是城南地区的供水需求。
市自来水集团实施田村山净水厂回流泵房改造工程,新增日供水能力4万立方米,预计7月中旬完工通水。该工程以水厂工艺排放水为原水,采用澄清式膜滤池一体化的净水处理工艺,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自来水,使原水处理率接近100%,大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以缓解高峰供水压力。
市自来水集团供水运行调度中心将随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加强需水量分析和预测,实行水量及供水趋势每日会商制度,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通过市区管网测压点,全面实时监控压力变化,充分利用水厂调蓄补峰能力,确保中心压力合格,地区压力均衡。
同时,做好供水设施设备检修,确保水厂供水能力的发挥。市自来水集团已先后完成机泵大中修、电器设备检修、清水池刷洗等743项迎高峰检修和改造项目,并及时消除供水设施设备的安全隐患,使水厂设施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确保高日供水峰值出现时,水厂设备设施能够满负荷运行。
当前,北京城市供水面临着水源多样化,水质复杂化的严峻形势,集团坚持“水质是生命”的质量观,通过水质监测中心、水厂化验室、水厂运行班组三级检验制度,加强对原水、出厂水、管网终端用户水全过程的水质监测,及时分析水质数据,加强水质变化趋势预测,做好应对准备,同时,建立全过程的水质在线监测体系,使集团快速准确掌握水质变化情况,确保城市供水安全。
同时,加强对供水管网的监控力度,提高应对供水管网突发事故的能力。利用“电子眼”(管网漏失监测仪)加强对市中心区主要道路、重点地区、重点单位实施动态监测。同时,对供水管线进行不间断巡视,对在施工地等重点目标进行监控。此外,集团强化了抢修队伍,供水抢修单位24小时值班和备勤,加强应急抢修工作,减少供水损失。此外,市自来水集团96116供水服务热线全天24小时开通,随时为用户提供报修、咨询、投诉、举报等各项服务。
市自来水集团所属的郊区9家自来水公司根据各自区域的供水能力、高峰供水形势、调度措施等情况制定了科学的高峰供水保障方案,各郊区自来水公司基本能满足辖区内的高峰用水需求。针对通州、门头沟、大兴等地区供水形势较为紧张的状况,集团实施了城区供水管网与大兴第一水厂输水管线对水工程,增加大兴黄村地区日供水能力2万立方米,满足用户用水需求;更新通州地区2座水源井,预计6月底投入运行,增加日供水能力4000立方米,缓解供需紧张的矛盾;积极推进门头沟城子水厂改扩建工程,预计8月中旬具备通水试运行条件,新增日供水能力4.32万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