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菲特”台风让杭州的不少低洼地区“受伤”严重。特别是城西一带紫荆花路、天目山路沿线漫起的积水,甚至让过往车辆都只得乖乖熄火。
为了解决城西一下大雨就变海的窘况,近日西湖区城管局为城西“私人定制”了一条快速排水通道,预计6月中旬全面竣工,今年夏天就能投入使用。
在天目山路古墩路口,记者看到了这个排水设施—由一个高0.6米、宽1.5米、长3.5米的拱桥和一个0.3米高、1.8米长的涵洞组成的快速排水通道。这可以将天目山路沿线的绿化带一部分整体抬升,并进行架空处理,从而形成一条从南到北贯穿马路的排水通道。这真的能够抵御特强降水的侵袭么?
负责天目山路沿线“五水共治”工程建设实施的蔡经理告诉记者,从丰潭路口到五常大道,一共建造了5个这样的通道,“这个通道看起来很简单,但是作用很大。箱涵吃不下降水的时候,积水就会在马路上漫起,而这个通道,就是防止水积起来的。因为所有的积水,都能通过这个通道直接排到附近的沿山河去。”蔡经理说,“等我们这个快速排水通道建好了,就算‘菲特’再来,只要‘沿山河’吃得下,我们就排得了。”
据了解,城西天目山路沿线在特大暴雨期间,积水往往会形成南多于北的情况,而南边的水需要在水位漫过道路中间绿化带之后,才可以流入北边的沿山河,造成道路积水严重,行人车辆无法通行。建造中的快速排水通道,正是借助道路南高北低的地势来对路边积水进行引导,使积水汇集至通道涵洞通过,最终流入沿山河中。
蔡经理透露,今年3月开始,施工队已经对天目山路沿线的12个箱涵和3个管涵进行了清淤,使这一带的排涝能力整体上升了一个档次,“我想20年一遇的暴雨应该没问题,都排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