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17时许,大雨滂沱,巿文明大道南地下道积水严重,车辆不能正常通行。一辆经过该路段的汽车被淹没在水中,所幸车上人员及时逃出。
堵、堵、堵。一场大雨,满目疮痍。这边淹了车,那边堵了路,大好安阳何时不再“观海”?
每场大雨过后,《安阳晚报》都在刊登“观海”的消息,两年来,这已让读者视觉疲劳了,熟视无睹了,习以为常了。
昨日,这场雨较平常来说,似乎天更黑了一点,闪电更亮了一点,路灯开得更早了一点,雷雨来得更猛了一点。可对于安阳城来说,并没有大的起色。常言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大不了多淹几辆车,多淹几条道路,多淹几个小区,多给安阳添点儿堵而已。
中医理论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曾几何时?省城郑州流行一句话:“郑州,郑州,天天挖沟,一天不挖沟,就不是郑州。”主要是说,郑州城市发展快,排水管网落后,跟不上城建的发展,尤其是管城区一带,几乎逢大雨必淹。而近年来,随着郑州城市建设的加快,这种情况已得到很大改观,而这种状况在我们古都安阳却愈演愈烈。昨日晚高峰,我市不少路段交通几近瘫痪,每个路口都能看到一辆辆汽车排成长龙,在举步维艰地蜗行,贯穿城市东西的文峰大道竟然在雨中堵了几个小时。截至昨日22时许,《安阳晚报》的记者还奔波在外,采访时部分路段积水仍旧淹没过膝,难怪市民对此感到闹心。
毋庸讳言,在昨日的大雨中,市政部门又上机器又上人,抓紧排水;交警部门又是推车又是疏导交通……可这些“亡羊补牢”之举也只能是杯水车薪,治标不治本。城市的排水系统是良心工程,在连续几次的大雨考验过后,暴露出来的“内部问题”应引起相关部门反思。
痛定思痛,如今,面对大雨的频繁“挑衅”,是该对城市的排水系统动“大手术”的时候了。如何把城市的地下排水管网各条“脉络”打通,让市民雨天不再“添堵”,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相关部门恐怕得有所作为了。对此,市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