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市区重要的集中式水源地之一,古黄河水质保护一直以来是市民最为关注的话题。昨日记者了解到,经过水利、住建、环保等部门的联合排查,截至目前,共排查沿岸排水(污)口46个(分别为生活污水排口、雨水排口和废弃排口),其中,符合整改条件的11个排口已着手整治。
◎11个排水(污)口开始整改
据悉,符合整改条件的11个排水(污)口中,清河区1个,淮阴区9个,淮安区1个。
位于清河区的1个排口,是香格里拉小区雨污混流的排口。目前清河区已采取应急措施,在雨水管网中打了围堰,分开雨水和污水。
淮阴区需要整改的排口达9个,其中6个为营东小区生活污水排口,1个为水厂沉淀池和过滤池部分冲洗水,1个为母爱公园广场附近的市政排口,1个为南昌路大桥以东的市政排口。淮阴区政府已经将整治任务落实到区住建局,目前正在实施当中。
淮安区宋集镇冯王村有一生活排污口,处于涟水县取水口下游不到200米处,处于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范围内。淮安区出资15万元,新修一条直径1米、长240米下水道,对原排入古黄河的废水进行改道。
◎沿线水质符合Ⅲ类标准
据了解,为及时了解掌握水源地水质状况,市环保部门除了每天在饮用水源地上游二河一站实行驻点巡查外,还每天对二河城南、古黄河北京路取水口上、下游设立四个监测断面进行监测。经监测结果显示,古黄河沿线的水质符合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地表水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Ⅲ类主要是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
“针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已经着手整改,尚未动工的,也基本有了治理方案。”市环保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将督促淮阴区政府继续加快截污导流、封堵生活排污口的进程,杜绝生活污水排入古黄河;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按职责分工,加强古黄河饮用水源地管理,定期排查,确保发现问题及时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