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30”、“5·11”两场特大暴雨中,107国道宝安区的新安、西乡段与周边的部分区域成了“汪洋大海”。107的内涝这个老大难问题如何彻底治理?9月5日、10日与11日,宝安区环境保护和水务局就工程措施、应急措施与管理措施等方面先后召开了三场“107国道内涝治理咨询会”,邀请工程设计专家、“两代表一委员”与多名市民代表,市、区交通、水务、发改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就内涝治理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与意见。
“107国道内涝问题不是一个短期能解决的问题,政府将制定近、中、远期计划分步实施。”宝安区区长王宏彬表示,宝安要用两至三年的时间基本上解决107内涝的问题。
如何解决107国道明、后年的防汛问题?本周宝安区还将在该问题上召开一场专家咨询会,专门研究明、后年的防汛应急问题。据介绍,宝安区已经启动了内涝永久整治工程前期研究工作,并在明年汛期到来前提前开展应急措施研究。
症状:
暴雨让国道变成水道
今年“3·30”、“5·11”等两场红色级别特大暴雨中,107国道新安段、西乡段因道路积水导致交通中断近10个小时,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据深圳市三防办提供给媒体的数据显示,宝安区积水点约为77处,已经成为深圳内涝最严重的地区。光107国道的内涝点就超过6处:其中107国道凤凰路口、107国道兴围路口、107国道南行转西乡大道桥洞、107国道福永大道桥底、107国道创业路口等水深均在50至60厘米不等。
“5·11”大雨之中,宝安107国道多处积水已经超1米,强降雨让国道变成了水道。此外,107周边的新安与西乡多个社区也成为了内涝的重灾区。
会诊:
专家提出多个建议
9月5日的咨询会主要是从工程措施方面进行了探讨;9月10日、11日召开的咨询会的主题分别就应急措施与管理措施进行深入的探讨,市、区交通部门、水务部门与发改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在听取工程设计单位编制《107国道内涝整治工程项目建议书》的初步治理方案后,就内涝治理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与意见。
咨询会上,专家给出多个建议:以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法,将防洪排涝和排污截污结合起来,可建设“深邃工程”,通过在河道底部建立大型调蓄箱,来解决内涝问题;适当提高规划建设标准,市政排水管网的排水标准从以前的一年一遇,普遍提高到三年到五年一遇。河流的防洪标准从过去的20年提高到50年一遇。特别是要加快西乡河、咸水涌、新圳河等3条河流的防洪达标建设,从而解决管网、河流等排水通道排水能力不足的问题。
病因:
“先天不足”规划落后
“先天不足”是107国道内涝的主因之一。据介绍,107国道新安、西乡路段与周边部分区域较低,遇到暴雨时高处的水均往这些地方流,造成低洼地区的水短时间内无法排泄;城市的规划地面竖向标高较低也是引起内涝的原因之一,据介绍,宝安有些城市更新的项目建设只有3米,有些地区为3.5米。“建设标准的不统一,将导自水往低处流,地势低自然容易产生内涝。”另外,宝安内涝的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就是潮汐问题,海水顶托让城内的水排不出去,严重时还出现海水倒灌的现象。
药方:
提高规划建设标准
连续三场的咨询会上,当地社区的居民代表最心切的建议与要求是:107内涝治理不能仅关注在107国道,还应该把107周边社区内涝点一同纳入治理工程当中。“不能说107国道治好了,水却流向周边社区,让社区的内涝情况更严重了。”西乡街道一名居民代表表示:要全面规划,系统考虑。107国道的内涝治理要结合宝安区内涝现状,做长远规划,制定长远的治理方案,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相关专家、学者与各界代表均提出了相关建议与意见:应当适当提高规划建设标准。将市政排水管网的排水标准从以前的一年一遇,提高到三年到五年一遇。河流的防洪标准从过去的20年提高到50年一遇。特别是要加快西乡河、咸水涌、新圳河等3条河流的防洪 达标建设,从而解决管网、河流等排水通道排水能力不足的问题。
有意见提出,加强城市地面竖向标高的控制结合旧城改造,可将城市最低洼的地方高程提高,竖向标向要控制好。当年城市地面标高的标准约3米,但随着城区的发展,3米就变成低洼地区了。建议将地面标高标准提高到4米。
有位市民代表提出,应当加大投资力度,为彻底解决107国道与周边的内涝问题,整治方案不能受约于投资金额,设计单位要大胆提出高标准、长远的解决方案;结合107国道内涝现状,制定近、远期计划分步实施。
行动:
列入市重点整治工程
107国道宝安段内涝的治理是一个系统的、庞大的工程,已经引起了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据介绍,自2013年“5.26”暴雨后,宝安区政府就部署区环保水务局会同市交委宝安交通运输局、新安街道、西乡街道等部门加快了对107国道内涝问题的研究。组织设计单位拟定了107国道内涝整治的近远期计划方案,根据宝安区发改局的计划安排,区环保水务局已组织中南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等有关单位进一步深入研究107国道的内涝治理方案,8月22日完成了《107国道内涝整治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工作,并上报区发改 局审核。根据深圳市水务局今年组织完成的全市内涝调研,现已将107国道内涝整治工程列入《深圳市防洪排涝整治近期计划》中的Ⅱ类项目。
记者了解到,宝安区举行的这三场咨询会为宝安区治理内涝开了头,真正实施内涝治理才刚刚开始。“明年、后年再出现严重内涝该怎么办?”这也是宝安区政府与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
据介绍,宝安区将按照“用两年左右时间基本消除易涝区域”的要求,按轻重缓急分批、分年度予以推进,争取在第一年(2015年底前)完成内涝整治工程61项,治理完成率达到55%;在第二年(到2016年底前)项目全部动工并累计完成治理101项,治理完成率达到92%,规模较大的项目在2017年底前完成。
措施:
多措施保明年汛期安全
今年的汛期基本已经过去,明年的汛期还将不约而至。记者从会上获悉,为了做好107国道的应急度汛工作,今年1月14日,宝安区三防办会同宝安交通运输管理局、区环保水务局,进一步研究了107国道新安段应急度汛措施。
据宝安区环保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局已经加强市政排水管网管理工作,要求运营单位在暴雨预警信号发布10分钟内,巡查人员要上路到各易涝点现场值守,做好应急排水疏通工作;并加强107国道配套管网的改造与管理。由宝安交通运输局督促107国道的养护单位在汛期之前完成G107京深线排水系统治理工程,增设道路雨水箅,加大路面排水能力。同时,加强107国道配套雨水管网管理,坚持做到每月小清、每季大清、暴雨前后随时清理。道路养护人员在暴雨预警信号发布后提前上路打开雨水箅,加大排水能力。
今年8月,宝安区三防办购置了2台大流量移动排水泵车,作为全区内涝区域应急排水之用。全区拟购置12台移动排水泵车及冲锋舟等一批三防物资,其中:4台泵车用于保障107国道创业立交段至港隆城段的应急排水,1台泵车用于保障107国道兴围段的应急排水,1台泵车用于地下车库等易涝区域机动调配使用,其余6台泵车配置给各街道办使用。
在加强交通疏导,提高交通应急保障方面。宝安交通运输局在107国道都之都广场路口、裕安人行天桥等位置设置了7个应急通道,其中4个作为车辆交通应急通道,3个作为救援转移受困人员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