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从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第16号提案《关于提高湖州主城区内涝防治能力的建议》的汇报会上获悉,市本级计划新改造泵站13座,新建城镇雨水管网40公里,通过“拓、疏、挡、排、抬、控”等措施,我市全面构建城市防洪排涝体系。
目前,根据规划,我市中心城区防洪排涝主要分为城中、凤凰和梅西3个分区,总建成区面积约63平方公里,已经建成区内共建成排涝泵站24座,总排涝能力约12.8万立方米/小时。
下一步,通过加强城市排水防涝基础性系统研究,普查地表径流、排水设施和受纳水体现状,抓紧排涝规划修编,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通过河道清淤、生态绿地建设、提高城市综合蓄水能力,增强城市生态功能。
在排涝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城镇排水干管新建、改建力度,扩大排水支管的覆盖面,提升城镇整体排水能力。推进雨污分流管网改造与建设,新建城区按照要求建设雨污分流排水管网,今年市本级计划新建城镇雨水管网40公里,目前已完成31公里。
同时,加强城市排涝应急管理。通过制订专项紧急预案,提升应急抢险能力;在暴雨前通过提前启排沿线外排泵站,预降水位20厘米的方式,增强城市调洪蓄洪能力;建立完善雨水管网长效机制,加大对雨水管网的清疏力度;建立和完善社区、小区物业等基层防灾联动机制,提升基层防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