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的国土面积位于海平面之下的荷兰,对“水”有着天然的敬畏。
9月末,受荷兰政府之邀,我和来自印度、阿根廷、美国等国的记者走访了这个国家的东南西北,主题只有一个:水。
9月24日,我们参加完在鹿特丹召开的各路水治理精英出席的国际三角洲大会,便一路向西驶往海边,来到偏僻海港小镇Stavenisse——荷兰1953年海潮灾难发生地。
1953年1月最后一天的晚上,在暴雨和春潮的双重作用下,海浪以每小时90公里的速度向荷兰西南角冲来,数千米海堤溃坝,Stavenisse被瞬间吞没。
一名幸存者说,这场灾难彻底改变了荷兰。
五年内,Stavenisse得以重建。荷兰政府为预防此类灾难重演,建立了“三角洲委员会”,展开前所未有的“三角洲项目”,利用各类水利措施在沿海地区筑起了坚固的防御体系。
自此,荷兰再未出现过类似灾难。
独特的“治水委员会”
从荷兰最东侧开车到最西角大约只需要三个小时。“如果发生大水灾,我们没法撤离,总不能撤到德国去。”鹿特丹市市长阿梅德·阿布塔勒比说,他在三角洲大会上抽出10分钟与记者见了面。
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哪方面有缺陷,就在该领域格外出众。多震的日本擅长防震,少水的以色列最懂节水,而水太多的荷兰则用千百年的时间去琢磨水,他们的水管理、水利工程技术及治水制度和社会层面的经验都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治水委员会被公认为荷兰最古老、最独特的民主议事机构。它隶属于中央政府,独立于地方政府,有自己独立的税收制度,三分之二的成员由当地人选出。
治水委员会每10年要对所有水域水位是否对地面造成威胁进行评估。
荷兰人每年需缴水污染税、堤坝税等给水委,有的按人头,有的按户。鹿特丹区域水委每年税收7亿元,分摊到每人每年约100欧元。
阿梅德·阿布塔勒比作为公民,每年需向水委缴400欧元税,不过作为市长,他说,增加税收并不那么头疼,“市民们对我说,我们付钱好了,把水问题解决好吧。”
拆迁与否终由法院定
跟中国一样,荷兰的大型水利工程也免不了迁移,拆迁工作通常由代表地方政府的一名官员负责。
一名年轻的“拆迁办主任”马克(他的名片上印着“项目经理”)对我说,过去十几年,他大部分工作就是去敲拆迁户的门,就每户人家的具体情况协商一个大家满意的结果。
他负责的项目是对面积2000公顷的圩田进行改造。这是一个让四百万人避免水患风险的公益行为,要实现该项目,需将几十户拆迁利益方照顾到位。
“我处在政府和拆迁户之间,但我的心在居民这边,”马克对我说,“十几年来我都在和这些居民打交道,我理解他们的焦虑,因此我尽可能照顾、满足他们的要求。”
最终,只有一户人家不同意拆迁。他们将马克等告上了法庭,但最终败诉。法院裁定,这户人家没有理由不为造福于数百万人的公益行为让路。
“最终还是由法院决定。”马克说,他认为虽然有一起官司,但自己已经很成功了,因为大部分人都通过协商同意拆迁。
用“做减法”思维治水
荷兰还面临一项严峻的挑战——气候变化。
“2010年开会(上一届国际三角洲大会)时,没人会想到,两年后曼哈顿也会被水淹。” 荷兰交通与环保部部长梅兰妮·海根在本次国际三角洲大会上说,“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准备太糟糕,不光是纽约,全球都这样。”
海根说,现在海平面每年增加21厘米,如果不整体更新水防御体系,灾难还会发生。
海根对记者说,应对气候变化,荷兰人治水不能满足于现状,需迎接新的挑战。之前的治水思路,大多依靠大的工程,如大量使用混凝土,而今天,需要在新技术的帮助下,采取更智能、更聪明的方式。
这也是荷兰为什么会出现“为河流让路”这类大型项目的原因。荷兰人治水虽然还在延续堤坝加固、加高等传统做“加法”的方式,但渐渐转向做“减法”:让建筑用地重新转为水域,给河流留出空间,回到自然状态。
“过去我们在河边建造房屋,以为水景很漂亮,我们忘记了河流的力量。”林堡省省长托斯帕拉克·帕特里克说,“我们没法把大坝建到天上去,只能为河流留出空间。河流有自己本来的面貌,我们应该去尊重它、适应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