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水清亮了,用着也放心。”昨日,家住沈河区斗姆宫小区23-2号楼的金大娘高兴地拧开水龙头,笑盈盈地洗着刚买来的大白菜。她说,以前因为管线老化总出漏点,一个月就得停一次水,每次来水后还得放出两桶水才清亮,洗菜都得先用事先困好的水。自打小区供水内网管线改造后,这种日子算是告别了。
事实上,同金大娘一同受益的不仅仅是整个小区的384户居民。昨日,记者从沈阳水务集团得到了这个好消息:日前,该集团今年计划改造的130个小区、总计131公里内网管线全面报捷。加之去年改造完成的122个小区、130公里供水管线,这一持续两年完成的政府“办实事”工程,使全市92万居民受益。
70岁大娘不用困水洗菜了
金大娘今年70岁,在斗姆宫小区住了20多年。最近两年,由于地下自来水管线老化严重,经常因为维修管线的漏点而停水。
“一个月得停一次,有时高层住户没有水,也来我家接点。”金大娘说,漏水管线维修后,会混进一些污水,所以每次来水时,自来水得放出两桶才能用,而这种情况基本家家都存在。
“因为水有杂质,洗菜都是用提前困的水。”金大娘说,原来的自来水有杂质,只要放一宿,水缸里就能沉淀下来一层。所以家里用水都事先困好,洗菜从来不直接用自来水。不过现在情况不一样,自打8月份换完水管线后,水质变好,家里再也不困水洗菜了。
泵房内可24小时监测水质
自来水到金大娘家,需要这样一个旅行:从水厂经过市街管网到供水泵房,再经小区内网送至水龙头。事实上,2012年以前,市政府先后投入巨资,陆续改造市街供水管网365公里、居民小区供水管网555公里,改造居民供水二次加压泵站612处。昨日,记者又来到负责为金大娘家供水的泵房。
“水泵的泵提和叶轮都是不锈钢材质,运行十年没有问题。”沈阳水务集团实事办主任高云鹤说,泵房内的机组可以根据出水压力的不同自动调节水量,而且还安装了在线监测设备,可以随时监测余氯和浊度,一旦发现问题可立即采取措施。
据了解,在供水内网改造过程中,水务集团在水源出口及泵房等位置,总计布设了130个在线监测点位,实现了从出厂到终端水质全流程在线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