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技能、话发展、谈利用……在为期四天的首届“排水杯”全国城镇排水行业技能大赛上,来自全国140名选手以及相关专家共同见证了中国排水界的现状。一些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污水、污泥处理技术的提高,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污水、污泥哪里去,让其回归自然才是根本。
来自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8支代表队共140名选手和排水界的专家17日齐聚郑州,拉开技能大赛的序幕。与会者一致认为,参加比赛的选手是全国各地同行业的精英,代表了中国排水界技能水平,他们的竞技虽然不像运动员在运动场上的激烈竞争,但是他们的竞技状态和竞技精神一样令人钦佩,因为这些竞技内容是他们实际工作的体现。
18日,记者在郑州五龙口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比赛现场看到,考点现场除有裁判员、工作人员外,还有专人对考试现场进行录像记录。选手按照要求依次进入考试场地后,在考官的要求下开始实际操作比赛。拿试管、提水、加试剂……一步一步操作,场面看起来平静,但对选手来说还是略显紧张。
“竞技的目的是提高行业水平,推动行业的发展。”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排水专业委员会主任杨向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污水处理行业近年来取得较大进步,从基础层面上讲,与国外处于同一水平上,但对环境消耗较多。所以,在中国许多方面需要创新。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排水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刘志琪称,排水行业是个年轻的职业,各地技术水平的不均衡,制约着全国排水界的均衡发展。
排水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排水行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污水、污泥的处理和利用上。那么,污水、污泥哪里去?
郑州市污水净化公司的总工程师曹军介绍,污泥处理是通过20天左右的高温发酵,符合园林绿化、符合营养土标准。现在正在实验污泥农用,但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撑。需要明晰的是,不能谈“污”而色变,应该尽可能的让污泥、污水从哪里来,还回到哪里去。
“处理过的水、污泥纳入可利用规划,将其资源化,逐步用于工业、市政、生产以及未来的传热媒介等。让其回归自然,才是根本,才是理想状态。”郑州市污水净化公司的谭云飞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