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一场大暴雨就能让现代化城市“花容失色”——先锋桥下,30分钟的暴雨使这个区域积水没过小轿车,大客车也无法通行,积水三天三夜都无法排净。近两年来,在全市源网改造的大工程中,哈尔滨市分批次治理易涝片区。今年的大暴雨,先锋桥下安然无恙。
2014年,从城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到农村泥草房改造,从老旧住宅、源网改造到棚改配套道路和人行天桥建设,一批惠民项目的实施,不仅提升了城市的承载能力,也让百姓生活得更安全、更舒心。
件件小工程,折射大民生
与大的路桥工程相比,人行过街天桥算是小工程。可就是这样的小工程,却为附近的学生、居民解决了安全大问题。今年建设的8座人行过街天桥中,旭东中学、征仪路小学、南直路87中学、老年人大学、虹桥中学、黑龙江工程学院等处天桥为周边大、中、小学生过街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也提高了车辆通行速度。
埋藏于地下的排水、给水、供气、供电、通信等管线,是城市的血脉和消化系统。只有“血流”通畅、“消化”良好,城市才会有序运转。但因其“隐身”于地下不为人们所见,常常被忽略。两年前,哈尔滨的决策层拿出3年管网改造计划,在努力打造地上百年基业的同时,也用心营建地下百年工程。在去年源网改造的基础上,今年又集中实施“33座厂站、1000公里管网、一平台”系统改造工程。各项工程实施完成后,哈市新老城区源头性供给能力不足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城区地下管线跑、冒、滴、漏问题将得到彻底消除,百姓生活和城市运行将得到强有力的源网基础设施保障。
在平房区友协大街区域,有建安小区、南秀棚改小区等近300余户居民。这里道路比较狭窄,交通不畅,乱停乱放现象严重,高峰期间车辆拥堵严重,周边只有新华街可以疏解。修建平顺路,不仅全面提升了道路承载力,还完善了该区域的路网。像平顺路这样的棚改道路,哈尔滨市今年共实施了7个项目,进一步完善了棚改配套设施,方便了百姓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