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行业 > 湖北十堰为保清水进京关停逾300余家高污染企业
湖北十堰为保清水进京关停逾300余家高污染企业
发布日期:2014/11/18 10:44:43

  十几年前,在丹江口水库的上游,曾分布着占据中国半壁江山的黄姜生产企业,黄姜可分离出价格昂贵的皂素,也被称为“药用黄金”。由于生产工艺落后,其加工过程资源消耗巨大,水污染严重。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确定,为保护丹江口水质,近几年湖北十堰市关停大小数十家黄姜生产企业。为能将一碗清水送进北京城,除了关停高污染企业,丹江口库区目前每天还有上万人在从事着“护水”的工作。


  劝停小作坊生产


  这里的黄姜生产企业大多是家庭小作坊式的。每次执法张学理都嘱咐队友们,一定不能对小企业主来硬的,“要劝!”


  2014年的7月16日,丹江口市六里坪镇闷热难耐,衣服黏糊糊贴在身上。丹江口库区环境监察队队长张学理用手理了下出油的头发,和队友们一起出发了。这个只有4个人的环境监察队,负责15个乡镇的环境监察工作,他们要确保每一条流入丹江口库区的溪流都是达标的。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确定后,对于关停沿岸黄姜企业的声音一直不断。“哪能说关就关,一家老小都指着它生活呢!”张学理说,断了百姓的营生,他们肯定要闹。每次执法他都嘱咐队友们,一定不能对小企业主来硬的,“要劝!”


  尽管这里有着占据中国半壁江山的黄姜生产企业,但大多是家庭小作坊式的。有一次,张学理去一家黄姜企业下达关停通知,刚进工作间就被屋里难闻的味道熏了个趔趄,身穿工作服的企业主脸色蜡黄,长期作业手指尖都被染成黄色,企业主的孩子习惯了这种环境,就在工作间附近玩耍。


  “我劝企业主,即便政府不关,为了孩子也应该想些别的营生。”张学理还联系了附近工业园,想让企业升级转型合法经营。虽然最终因为费用太高放弃,但企业主总算理解了张学理的工作,接受了关停的决定。


  近几年,十堰市关停大小数十家黄姜生产企业,仅保留几家严格排放标准的大企业。据十堰市政府提供的数据,除了黄姜企业,整个十堰市关停的高污染企业达到300余家,拒绝潜在污染的新增项目100多个,每年为此减少的收入达到8.29亿元。


  不过,失去那些GDP换来放心的水质也是值得的。最新数据显示,丹江口库区水质稳定保持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二类标准,可放心实现“清水北送”。


  巡查车变办公室


  丹江口库区岸线长2000公里,平均每半月就得巡查一圈,队员们70%的时间都在车上度过。巡查车变成了一间流动的办公室。


  关停了高污染产业,张学理的工作重心转到巡查上,避免新增和偷排。企业分布在库区,监察队员们得天天往乡镇里扎,一般周末才能回城里的家,忙起来半月都回不去。


  丹江口库区3100平方公里,库岸线长2000公里,平均每半月就得巡查一圈,所以队员们每天70%的时间都在车上度过。巡查车也就变成了一间流动的办公室。长年在村镇里穿行,各种表格、印章都得随车携带。后备厢里常堆放的还有方便面和矿泉水,以备在山里找不到饭馆时吃。他们走到哪儿就住到哪儿,自备洗漱用品,赶上条件差的乡镇,大热天一周不洗澡也是有的。


  张学理说,这两年,丹江口库区安稳得很,“你随便查,绝不可能在我的地盘查到事儿”。


  在工作上信心满满,提到家人张学理却低下了头。长年在外,家里人永远指不上他。想想妻儿张学理眼里的泪就开始打转,“有一回晚上,我父亲突发病,爱人没办法,哭着把老人从楼上背下来送进了医院”。


  好在张学理的爱人也是一位环保工作者,理解丈夫的工作。“不为别的,把平安合格的水送到北京是我们每个环保工作者的心愿。”


  “火焰山”长草木


  为改善库区水土流失问题,石鼓镇的人想尽了办法在山上种树,甚至在陡峭的山壁上砸钢筋,钢筋上放树枝挡住流失的土。


  张学理说,妻子说的倒是真心话,整个丹江口市的环保人都这么想。每天有数以万计的人在自己的岗位上从事着护水的事儿。


  从丹江口出发,沿着丹郧路向西北行驶30多公里进入石鼓镇地域。路左侧的山头红彤彤一片,雨水冲刷的沟沟壑壑让人不禁想起西北的黄土高坡。由于其山体石漠化严重,草木不生,表层又覆以瑰丽的红色,因而得名“火焰山”。这里便是护林员杨玉华的坚守岗位的地方。


  这片山距离丹江口水库不足一公里,下雨形成的“红水”流进水库便会造成污染,杨玉华要做的就是护林看园,让贫瘠的土地长出草木。


  2002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即将启动,为改善库区水土流失问题,石鼓镇的人想尽了办法在山上种树。开山炸石,填土种树。尝试在两条沟壑之间垒石头,形成三角形的谷坊,在谷坊里种树。再不然,用绳子吊着人,在陡峭的壁上砸钢筋,钢筋上放树枝挡住流失的土,时间长了树枝上也能长草木。


  杨玉华看山的时候,不准村民上山放牛、砍柴,为此也挨了不少骂。不过,“这里的每一草一木都不易呀!”杨玉华说,它和这大山有感情,像自己的亲人一样。当护林员13年,他每天都要去山上转两圈,风雨无阻。这里的每一株刺槐、松柏、女贞的成长,杨玉华都怕错过。他甚至会注意到山头冒出的一棵酸枣。


  尽管,杨玉华的家人觉得在这山上“死耗着,不赚钱”,但他就是舍不得离开,“谁要毁了它,心里疼得慌。”杨玉华说。


  这两年,杨玉华的工资涨了,一个月由300元涨到1000元,镇上还给他派了帮手,家里人也不再唠叨他外出打工了。


  护水当信仰传承


  村里人之前不知环境监察是为何物,但祖祖辈辈把护水当成信仰一样传承下去。“现在护水需要宣传,说明我们做得还不够。”


  压在杨玉华肩上的活儿,张学理也得分担,丹江口库区水遭污染就是他的事儿。“我们这里的人就围着一个事儿活:护水!”张学理说,这几年,农村人的生活变化很大,建污水处理厂、垃圾回收站,畜禽养殖污染、饮用水源地环境全面整治,丹江口市库区周围112个行政村一个不落。


  村里污水处理系统很美,张学理巡村时,总能看见一片片芭蕉地,嫩黄的花朵艳丽得惹眼。这是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种的人工湿地,芭蕉吸收池中的氨氮养分,以此净化生活污水。张学理最愿意看芭蕉花,开得旺才说明人工湿地运行正常。


  这几年,十堰市用于环境的投入剧增,达到100多亿元。每年用于生态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程建设的配套支出达到15亿元。


  花了那么多钱,关键还是在于百姓的维护。张学理说,他经常进村,村民见了他们的车都主动围上来打招呼。张学理趁机赶紧发放环保宣传册,一边发一边说,垃圾不能乱放,污水不能乱倒,看到有人破坏林子得举报。


  村里人之前不知环境监察是为何物,但祖祖辈辈把护水当成信仰一样传承下去。“现在护水需要宣传,说明我们做得还不够。”张学理说,他很喜欢曾在村里拍的一张照片,一个三四岁的小姑娘抱着护水宣传单微笑,“把爱护丹江水的接力棒传到孩子手里,这样北京就能一直喝上清水了。”他对记者说。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徐祖信院士:现阶段我国城市河道污染主要问
四川广安:水环境质量3个100%从何而来
新疆着力破解水资源制约瓶颈
常德:暴雨中井盖涌水市海绵中心30分钟妥
张家界调度全面做好全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秦皇岛经开区持续推进海绵城市示范项目建设
烟台4处水塘水库集中改造海绵示范项目月底
2024年北京水生态“体检报告”出炉:河
北京排水集团:系统推进污泥资源化利用
重庆“三江”干流4012个入河排污口整治
热点资讯排行
1阳泉市财政局下达省级补助资金 支持城镇排
2澳大利亚悉尼多个饮用水集水区检出“永久性
3全球最大环保展慕尼黑IFAT中国系列子展
42024中国环博会深圳展 IE expo
5六大主题分会聚焦水利行业热点,尽在9月4
6AI模型揭露美国地下水污染:超7100万
7突破性过滤技术问世,可清除水中多种持久性
8英国推出严厉措施阻止水污染
9IE expo China 2025第二
102024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学术会议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