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坑洼洼的低洼院落,最怕冬天积雪、夏天积水;在家做饭,最怕下水堵了、用不了水。为此,今年北京市东城区全面排查了366处低洼院落,并完成了50个低洼院落的改造,重新铺设了下水管道、透水防滑砖,院落路面平整一新,排水也通畅了。
来到修整后的汪芝麻胡同39号院,铺设一新的青灰色的透水砖从院门口直通院内。今年60岁的老住户王其荣表示,原来这里都是土路,一到下雨天就存水存得厉害,自己虽然打了一层水泥,但是一到冬天就冻裂了,还得再补。“如今的院落通道平整一新,不仅政府给咱换了地砖,还重新铺设了下水管道,路好走了,下水也通畅了。”她笑着说道。
33号后门住户王寿珍一家对此也是赞不绝口。王寿珍的母亲今年98岁,平时需要坐轮椅出出进进。“以前路不平的时候,推老人出去遛弯,可费劲了,现在就方便多了。”王寿珍说道。
汪芝麻胡同的低洼院落,是东城区低洼院落一个缩影。据景山街道城市综合管理科科长李贵权介绍,景山街道有163个低洼院落,由于市政道路修整、管线铺设,平房院落外的道路被垫高,长年累月就造成了“路高院低”的现状。再加上诸如地势等其它因素,有的地势低的院落,院内比院外将近少了一米。冬天积雪、夏天积水,居民一个不注意就容易摔跟头。
参与本次施工的傅金生指出,9年前平房院落从一个水龙头、一个洗菜池子,改为了“一户一表”,居民为了用水方便,将下水管道接到院外。管子细、户数多,时间一长,生活用水排水不畅。这次施工,不仅解决下雨天、下雪天的积水问题,还重新铺设了下水管道,居民出行生活方便多了。
像汪芝麻胡同39号这样的低洼院落,今年东城区全面排查了366个,并将其中有条件的50处低洼院落进行了修整。李贵权介绍说,景山街道计划联系多方力量,每年筹措一定数额的资金用于辖区内低洼院落的改造。东城区还将对有条件修整的低洼院落,采取循序渐进方式进行修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