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彻底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淮安区在全市率先启动区域供水工程。该工程总投资10.5亿元,分三年实施,建设日供水能力10万吨的白马湖地面水厂,铺设一级管网240公里,由乡镇到村居的二级管网610公里,由村居到用水户的三级管网13000公里,并全部安装入户,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该工程自7月份启动以来,淮安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各乡镇和区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目前,我区工程规划设计基本结束,白马湖水厂即将投入试运行,铺设一级管网45公里、二级管网300公里,工程取得良好开端。运西片3乡镇三级管网和入户安装进入招标程序,春节前将率先吃上自来水。
为扎实推进这项惠民工程,区委、区政府成立以区主要领导为组长,明确区委专职副书记抓总协调,8名四套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协调、指挥、推进、督查区域供水工作。
区域供水工程前期工作涉及小水厂回购关闭、清表清障、入户费筹集、规划设计等项工作,为保证逐项落实到位,区政府多次专题部署落实,解决中阻梗,化解疑难杂症,对重点工作实行挂包帮办制度,每个乡镇都明确一名区领导和一个区直单位挂钩,上下一心,形成合力,确保区域供水工作稳步推进。
该区新闻媒体开设专题专栏宣传区域供水工作,各乡镇和区水利等部门通过发放“上下齐努力同饮优质水——致全区广大村民的公开信”以及“多一份理解,少一份误解,同心协力成就区域供水大业”、“舍小家,为国家,区域供水利大家”等宣传标语及安全饮水宣传片,营造全区群众积极拥护区域供水工程的氛围。
区委、区政府成立三个督查小组,对水厂回购、资金筹集、工程建设等阶段重点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实行日督查、周推进等方式,加快工程的推进。专门制定了考核奖惩办法,对照目标任务、工作进度进行逐项比对,通过奖惩措施促进工程更快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