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转冷,家住中联花园小区的顾先生终于放心了,住在七楼的他不再因为喝不上水而烦恼。济南水务集团今年对千佛山加压站提升改造,日供水能力提升1万立方米,有效保障了该区域供水量。
实际上,看似简单的一滴水,从水厂出来后要经过漫长的过程才能到达用户家,目前全市七成以上用户自来水都需经过多次加压后才能到达市民家庭。今年以来,济南水务集团积极推进王官庄、千佛山、老辛庄、八里桥、普利街等加压站改造提升,尽最大努力提升管网运行压力,全市最大供水能力达每天80万吨,有效保障全市用水稳定。
“高处不胜寒”
180米地势落差需九级加压
近年来,随着城区面积扩大,我市用水量骤增,夏季高峰供水频频挑战供水能力极限,今年夏天一度突破80万吨大关,尤其是东部城区,经常出现缺口。“
据测算,济南市供水管网最低处大约为海拔23米,而东部龙洞往南位置最高达200米,落差接近180米。需要六级加压才能将水输送到此处,加上从黄河到水库,由水库到水厂,再由水厂输送到管网还有三级加压,整个供水过程最多需要九级加压才能完成。
为保障市民稳定用水,济南水务集团全力推进加压站升级改造工程,全市加压站由之前的十几个增加到现在30余个,230人的供水加压管理队伍24小时保障近30余处加压站顺利供水,全市日供水能力最大达到80万吨,基本满足全市用水。
济南水务集团加压供水管理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日供水量达70万吨,有50万吨需经过加压后向用户输送,而在10年前每天需要加压供水水量仅为35万吨。
“未冷早绸缪”
冬季供水应急方案已提前启动
立冬过后,我市气温迅速降低,给城市供水再次带来挑战。为此,济南水务集团及时启动冬季供水应急方案,备战冬季供水。
根据冬季气温变化和用水需求,济南水务集团合理调整机组,科学调度,保证管网末梢供水压力不低于0.14Mpa。强化远传压力点的维修和维护,保障数据传输的准确和及时畅通,对加压供水设备随时掌握运行状况,提前完成供水加压站冬季设备大修工作,保证供水设备完好,减少维修导致的管网水质二次污染,随时做好开机准备。对重点供水加压站提前实现双电源改造,为冬季不间断供水提供了保障。
“强基更固本”
地表水转地下水工程快速推进
济南号称“泉城”,实际上却是个严重缺水的城市。在全力提高供水水平的同时,从去年开始,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实施地表水转换地下水工程,实现对地下水有效补给,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最终目的是让居民饮用优质地下水,进一步优化全市供水格局。
地表水转换地下水分为三条线:分别是西部的玉清水厂线、鹊华水厂线和东部的凤凰路补源管线。记者从济南水务集团获悉,工程正在稳步推进中。据了解,工程竣工后,济南市民饮用水中的地下水比例有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