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下午,记者来到监测站。寒冷的江风吹在脸上生疼。“这里冬天冷、夏天热啊!”站里的工程师柳根开门时告诉记者。
只有12平方米的自动监测室,到处是水管、阀门和仪表。里面如冰柜大小的仪器有好几台。柳根从右向左一个个向记者介绍。
“这是总控制柜。”上面蓝色的屏幕上,显示着一个个数据。柳根向记者介绍,这里每4个小时自动从丹江口水库取样一次,这些自动监测仪器24小时全天运行,每天出来6组数据、10项指标。通过这个总控制柜传向北京国家环境监测总站。柳根说:“今天中午12点的数据,在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的网上都可以查得到。”
柳根介绍到一个冰箱大小的仪器时说:“这是监测高锰酸盐指数的仪器。”仪器上显示中午12点的数据,高锰酸盐指数为2.03毫克/升。柳根点了一个按键,调出上午8时的数据为1.97。“高锰酸盐指数在2以下,为一类水质指标。丹江口水库水质监测10项指标中,目前大部分为一类指标,少部分为二类指标。总体上属国家二类水质标准,可以直接饮用。”
胡家岭监测站建于2002年,由国家环境监测总站投资250万元建设。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来丹江口市慰问演出时,派出小分队在胡家岭为水质监测人员举办了专场演出。
柳根说:我们监测工作,虽然有些枯燥,但很自豪,丹江口水库是国家战略性水源区,我们守护的是“首都的大水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