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改善省会生态环境,提升环境承载力,日前石家庄市出台《加快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实施意见》,重点实施西部山区山体修复、加快河流水网建设和污染治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绿色生态省会建设和高效清洁农田建设等六大工程。
滹沱河沿线所有企业排水进污水处理厂
石家庄市将实施污染源整治工程,规范企业排水,2015年6月底前,滹沱河沿线所有企业排水必须进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由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对污水不能够进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的企业,由当地政府责令关停取缔。清理违法企业,对滹沱河沿线进行拉网式排查,尤其是村庄内、自然形成的工业聚集区内,对没有环保或相关审批手续的企业一律关停。
推进村庄污水治理工程,在排水管网建设方面,要加快沿线村镇排水管网建设,确保在2015年6月底前,滹沱河沿线所有村庄的生产、生活污水、雨季雨水等均能够进行收集,纳入管网。在畜禽粪污治理方面,畜禽规模养殖场必须建立相应的粪污处理设施,严禁排污直接进入河道。并建立村庄垃圾收运系统,彻底解决垃圾无处倒、选址不规范等问题。
实施水质净化工程,确保已建成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督促全市30家污水处理厂实施升级改造,确保2015年底前,排水全部稳定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实施滹沱河生态绿廊工程,在滹沱河(中华大街北延线至朱河橡胶坝)两侧实施“大尺度、厚绿量”绿化,将滹沱河两岸建成绿色生态景观长廊。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
以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为重点,实施大中型水库等重点地表水源地和地下水源地保护工程,在上游地区大力推进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将保护目标、任务和措施纳入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等。到2017年,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在100%,乡(镇)以上饮用水水源地得到有效保护。
今年至2017年石市将完善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工程,与山西省相关城市建立水环境保护协调联动机制,及时发现解决上游来水水质超标问题。建成岗南、黄壁庄水库上游入境水预警监测系统,形成完整的水源地预警应急防范体系。
市区建6座南水北调地表水厂
石市将实施南水北调中线配套工程,今年至2017年,完成连接石家庄市区及9个县(市)、区176公里输水管线工程,推进南水北调配套水厂及以下配水管网工程建设,受水区水价实现同区同质同类基本同价。重点实施石家庄西北、石家庄东北、石家庄正定新区、石家庄良村开发区、石家庄东南、石家庄西南及相关县地表水厂及配水管网工程。
石市还将进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程,根据市域地下水超采造成危害程度的预测评估,将地下水开采管理划分为禁采区、限采区和控采区进行分区开采;建立统一的地下水资源管理机构,在城市建成区内逐步关停自备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