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新生水厂
A 新加坡城市水务管理的特点和经验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国内水资源总量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仅211立方米,排名世界倒数第二,是世界上极度缺水的国家之一,民众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用水主要靠收集雨水及从马来西亚进口淡水(约占50%,供水合约至2016年到期)。因此,获取水源不仅关系到这个国家的生存,同时也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技术等方面的重要课题。通过长期的不懈努力,而今,新加坡政府凭借仅有的水资源量实现了水的高效益利用,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水务管理国家之一,其在城市水务管理方面的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开源节流,提高用水效率
新加坡政府立足于本国水资源实际,科学合理地进行中长期规划,坚持开源与节流双向并举,提出了四大“国家水喉”计划,即天然降水、进口水、新生水和淡化海水,并逐步减少进口水的比例。
1、采集储存雨水。新加坡雨量充沛, 年降雨量大约为2400mm,具有短历时、小区域、大流量的特征。为了更多地收集雨水以供生产生活所需,同时缓解由于降雨量大而导致公路上积流成河的问题,新加坡政府实行明确的雨污分流制度,并耗巨资建立了完善的雨水收集系统,同时在城市发展规划设计中配套设计了一套现代化、高标准的完备的城市骤雨收集系统来收集这些雨水,它的集水区域占到整个国土面积的2/3。其中的代表性工程为耗资2.26亿美元建成的Marina Barrage(滨海堤坝)。Marina Barrage(滨海堤坝)横贯滨海水道河口,集水区域达到667公顷,相当于新加坡国土面积的1/6。建成后不仅起到了拦河蓄水作用,还开发为旅游景点,最终达到经济环境双丰收的效果。据资料显示,新加坡全岛的雨水收集和处理系统建成后,可以将全国约80%的降雨量转化为饮用水,解决当地居民30%以上的用水需求。新加坡在主要河流上建有17个蓄水池,其中马洛蓄水池及其设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采集城市居民区雨水的现代化集水工程。
2、废水循环利用。通过建设深层隧道排污系统工程,对污水进行回收利用。深层隧道排污系统工程分为两个阶段实施,由两条大型深层隧道、五个新生水工厂、深海排污口和一个联结污水管网组成。两个深层隧道的设计直径可达6米,建设在地下20米至50米处,通过连接水道管网与现有的水网系统连接在一起。第一阶段开始于1999年,竣工于2008年,总成本约36.5亿新币,第二阶段将在未来的10至20年实施。污水通过传统的处理工艺进行处理后,再经过微过滤、反渗透膜技术、紫外线消毒处理,生产出超过国际饮用水标准的新生水,达到废水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目的。新生水可用于直接的非饮用水使用和间接的饮用水使用。它可以有效地替代自来水,用于超洁净用水要求的生产过程中,如用在半导体行业的晶圆制造,以及商业楼宇的空气调节冷却上。此项措施提供的水量如今已位居总供应能力的第二位,仅次于进口水,占总用水量的20%。新生水的诞生,使新加坡在污水治理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成为国际水业界公认的以科技创新解决水资源困境的成功实践者。
3、海水淡化。除政府自行设计、建造和营运外,还鼓励私人企业参与。由于淡化水成本高昂,所以目前此项措施提供的水量仅占总需求的10%。然而,新加坡政府并没有放松这项技术的发展,并预期随着淡化科技的不断进步,逐渐增加海水淡化的比重。新加坡公用事业局计划将海水淡化能力增加到现在的三倍,且目标在2060年,满足新加坡供水的30%。新加坡之所以探索海水淡化技术,也在于看准了未来全球淡水危机的趋势,希望在这一领域成为行业领先者。
合理开发,充分利用资源
首先,在新加坡,水资源利用的一大原则是“将一滴水变成两滴水用”,在全国范围内树立“谁用水,谁付费”“谁排放,谁出钱”“谁污染,谁治理”的理念。同时,政府十分注重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在加强宣传,强化公民节约水、保护水意识以及水危机意识方面做了大量努力。一是每年举行一次国际水周,邀请各国政要、社会团体、水界企业与专家广泛参与;二是新加坡公用事业局每年从盈余中拿出数百万新元进行节水宣传,并联合学校、企业、非营利组织等机构开展节水教育。
其次,新加坡政府高瞻远瞩,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教育和科研优势,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不断吸引全世界的人才和资源。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发污水再生技术,即回收生活废水加以循环利用。2002年,新加坡新生水技术的研发正式宣告成功,并迅速投入生产,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并开始向世界各地出售其先进的水资源技术,其科技水平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赞赏。
需求管理,杠杆调节
对来之不易的水资源,新加坡公用事业局利用水资源税收政策进行水需求管理,采取阶梯水价的方式,对居民的用水需求用经济杠杆来调控。新加坡的水使用价格与成本之比要高于其他国家。用水户除了交纳水费、水保费以外,还要交纳污水处理费和清洁费等。水价高不仅起到了遏制浪费的作用,而且为未来的投资提供了资金保障。因为城市给排水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不管是取水、输水还是管线的维护都需要投资,以高于成本的定价方式可以用于设施的维护和重大项目的建设。这样,真正做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严格监管,法律保障
严格的社会监管和完善的法律法规是保证城市水务业有序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新加坡政府规定,新的用水户必须向水务署提出用水申请,审查批准后方可取水。对月用水量超过500立方米的用户和家庭用水户,水务署都要进行审查,并提出改进措施。在法律法规方面,新加坡有一套非常全面的水资源管理法律体系,根据水资源管理的要求,制定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水管理法律及节水条令,从水资源管理到水污染防治,从水龙头节水到马桶节水,都有具体的规范和标准,而且特别强调法律的严格实施。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严格的监管机制、体制和法律法规作为保障,新加坡社会各界都将水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积极主动参与水务活动,并对水务管理机构、水务企业、水务工程项目进行监督。通过严格的法律监管和良性的社会监督,为新加坡城市水务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河道整治,保护生态
新加坡河是新加坡商业中心的发源地,新加坡传统的贸易和商业活动一直在河流两岸延绵不息。新加坡河与加冷河是城市集水区的水道,从19世纪初开始,越来越多的拓荒者抵达新加坡海岸,其中许多人沿码头和海岸定居。随着新加坡河和加冷河沿岸的港口活动蓬勃发展,停泊在港口的船舶以及沿岸的寮屋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直排河道,养猪场和养鸭场的动物排泄物也掺杂在河流污染中。20世纪60年代,这些河流基本上污水横流,极度污染。1977年,时任总理的李光耀先生发起“十年清河,十年河清”行动,新加坡政府提出口号“10年后要在新加坡河里垂钓,在加冷河里捕鱼,我们可以做到”,对河岸的综合整治正式启动,政府部门被勒令通力合作,改善新加坡河的水质、制定相关法律,并最终对新加坡整个中部地区进行再开发。
1、新加坡河和加冷盆地的清理
贯穿于整个城市中心的新加坡河是新加坡的生命之河,总长约3.2公里,起始于马里亚海湾,流经新加坡的中央商务区、文化及市政中心及以传统商住民居构成的娱乐中心。
经过20年的更新工程,超过2.6万户居民搬进了政府组屋,大大改善了其生活条件。大约5000名街头小贩、4.6万名自建房主以及800名驳船船主也都被迁到别处,2800个小作坊和家庭手工业被迁到工业园,还有600座养猪场和500座养鸭场被逐渐取缔。至1996年,新加坡河沿岸已建设成为新加坡市中心最重要的旅游景点及文化中心。为期二十年的新加坡河治理工程是一个协调规划的典范,尽管花了较长的时间才取得成果。通过对新加坡中部地区的大规模再开发,消除并控制了排进新加坡河的污染,治理工程取得成功,河水可以安全并经济地作为饮用水使用。
新加坡河和加冷盆地的清理耗资不菲,总共花去了2.4亿美元。但这项工程使新加坡焕然一新,在拥有了一个新的淡水源的同时,还提供了一个娱乐和振兴的新场地,促进了新加坡城市的发展。
2、加冷河碧山公园改造
在完成了河道整治工作后,新加坡从2006年开始推出活跃、优美和洁净的全民共享水资源计划(ABC计划,即Active、Beautiful、Clean),除了改造国家的水体排放功能和供水到美丽和干净的溪流、河流和湖泊之外,还为市民提供了新的休闲娱乐空间。
作为新加坡国内唯一的一个大型公园,加冷河碧山公园是ABC计划下的旗舰项目之一,投资4500万欧元,于2012年建成。这个项目的设计重点是将2.7公里的加冷河道从笔直僵硬的混凝土河道改造成3.2公里的蜿蜒自然河道,与公园完美融合,同时为公园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休闲娱乐机会。
在公园改造的过程中,设计师采用了土壤生物工程技术(植被、天然材料和土木工程技术的组合)来巩固河岸和防止土壤被侵蚀的工程。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为动植物创造了栖息地,公园里的生物多样性增加了30%。在干爽的季节,这些河岸可以提供大面积的开敞空间进行各种休闲互动,如放风筝、跑步、野餐等。而在降雨时节,紧邻河流的公园区域便充当了输水渠道,将水排到下游。碧山公园是一个启发性的案例,它能够同时作为生态的、水利的、休闲的基础设施,创建城市核心区域的优美空间,供人们观察、保护和养育自然生物。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这个项目改变了新加坡人的生活,周末孩子们可以来到这里嬉水游玩,同时也可以组织一些公园拓展活动。总之,碧山公园和加冷河的修复将水重新带回人们身边,使人与河流更加亲近和谐共处。
B 新加坡城市水务管理模式借鉴
诚如国际社会对新加坡的评价:新加坡的水资源在质与量、供求管理、效率与公平考量、国家战略利益与经济利益以及在增加国内水供应量和外来水源方面,都成功地取得了平衡。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新加坡不仅朝着解决水源自给的目标迈进,而且化危机为商机,从一个受马来西亚供水制约的岛国逐渐转变为国际瞩目的水务管理先进国家,将其最大劣势变为优势。我市应积极借鉴新加坡城市水务管理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并结合自身特点,有选择地吸收和利用,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制定科学而权威的长远发展规划,并严格执法
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中,我们一定要立足长远,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高标准、高起点、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努力搞好三亚城市总体规划和城乡水资源、水环境保护利用发展规划,同时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并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这次城市“双修”,我市将编制《三亚中心城区水系综合规划》、《三亚河道蓝线规划》等多项涉及水资源利用和管理的规划,这些规划必须加以贯彻执行。
合理利用水资源,确保城市供水可持续发展
我市虽然水资源丰富,但是“水缺、水忧、水患”是摆在城市发展面前亟须解决的问题。一是通过农田水利、水源调配、防洪(潮)排涝、城乡一体化供水等设施建设,结合水资源合理配置技术措施,全面提升供水及防洪保障能力;二是对水源进行统一调配,加快中部水厂的建设,充分利用大隆水库的水资源,解决中心城区工程性缺水问题;三是利用建设海绵城市的契机,建设调蓄水设施,解决我市降雨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四是推进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设施等建设,实现废水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五是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纳污限制三条红线落到实处。
科学规划,综合整治三亚河
近年来,随着三亚市建设发展的不断加快和城市居民、游客数量的急剧增加,出现了污水排河、侵占河道、垃圾堆岸等一些影响河道生态环境的问题,三亚河的水生态环境不容乐观,河道水环境的综合整治已迫在眉睫。我们要学习新加坡政府治理新加坡河的做法,对三亚河进行综合性、全方位的治理,从源头上改善水生态环境,清除各类威胁水环境的面源污染,同时结合我市的实际,对三亚河进行科学的规划,例如:三亚河城区河段,由于城市建设已基本定型、空间不大,可在采取补植红树林等措施修复生态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河段的景观性、功能性,与城市修补结合起来,通过对沿岸景观改造,使河道与城市建筑、园林绿化等景观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增加亲水性设施,促进人与河流的和谐相处,使河道成为城市的靓丽风景线;城郊及农村河段,尚有腹地和空间,应尽早加强规划管控,划定河流生态蓝线,运用“大脚革命”的理念,对河流沿岸进行海绵化改造,侧重于生态保护和修复生态功能,并使其生态建设成为景观,与城区段景观形成连通性有层次的河流景观廊道,贯穿城市,把三亚河建设成为“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之河。
点评:
似乎再没有哪个词能比“治愈”更恰当地形容被破坏过的环境重新修复给人们所带来的幸福与愉悦。清水、绿地、蓝天,每一个元素都恰如其分地勾勒出人类对最初生存的伊甸园的怀念,而这些,正是乡愁生长的田园。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才能留得住乡愁。
新加坡的水环境曾经很恶劣,经过40年的治理,成就了清水、绿地、蓝天,并且达到了经济繁荣和环境保护的共赢。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琦向全市领导干部推荐的《清水 绿地 蓝天》一书中,这巨大的成就被归功于新加坡高层的远见卓识,为了环境的长远利益敢于牺牲短期的政绩和经济利益的胸怀和意志,以及由此而来的周密的管理体制、机制,和严厉、行之有效的措施。
三亚的开发时间并不太长,水环境的恶劣应该不及40年前的新加坡,完全有可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取得比较满意的成效。因此,除了欢呼高层已经有了保护环境的眼光和共识,三亚要做的,可能是结合“双修”、“双城”,科学规划,为海绵城市腾出土地和空间;为环保制定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谁破坏环境谁付出代价;和行政方面诸如网格化管理、责任到人之类严厉追责制——谁管不好谁让位;以及敢花成本配套整个水循环必要的硬件设施等。
上述措施,三亚部分已经在努力,但需要提醒的是:一要有一以贯之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二要避免各种法规制度成为“纸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