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淡化的海水,不用烧开就可以直接饮用,这样的水你敢喝吗?市政协常委、民盟市委专职副主委李波博士说,他喝过这样的水,不但没有异味,而且符合饮用标准。两会期间,李波主执笔的《关于海水淡化工程培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议》民盟界别提案得到了关注。
背景介绍
厦门面临严峻缺水形势
海水淡化技术日趋成熟
李波说,海水淡化不是新话题,之所以重提,是因为厦门市发展海水淡化工程的时机已经到来。据水利部门最新数据,厦门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340立方米,低于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40%,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20%,远低于国际公认的1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缺水问题不解决,将成为制约厦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2013年开始,民盟市委在调研中发现,海水淡化的技术越来越成熟。李波说,利用过滤技术,经过三级处理,可以把海水中的细菌病毒除掉,从而可以放心饮用。李波透露,以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研究所为中心,目前在天津、青岛、盐城和舟山等地进行的海水淡化项目都获得成功。更重要的是,厦门有十几家企业从事相关技术,用膜处理的方式处理污水,这跟海水淡化的原理是一样的。李波强调,目前,厦门大学、海洋三所、三达膜科技等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海水淡化和化工分离领域的技术与装备研发具有明显优势,特别是反渗透电膜法海水淡化技术及成套设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单位成本已降到4~6元/吨纯净水。
未来设想
淡化海水:开发系列产品,保障进入市政管网
李波建议,厦门市应发展淡化水产品系列,鼓励海水淡化企业对淡化水深度利用,制作瓶装、桶装淡化纯净水和其他特色淡化水功能饮料,通过后续产品的开发,既提高淡化水的利用率和产业附加值,增强产业竞争力,也可通过市场推广,提高民众对海水淡化水的认知度。
同时,建章立制保障淡化水进入市政管网。通过经济杠杆推广海水淡化应用,在水务政策上给予使用淡化海水的用户水费优惠,给予制水单位财政补贴,适当降低淡化海水的污水处理费等,提高用水单位及居民使用淡化海水的积极性。
另外,还应充分依托厦门本土企业和院所的技术力量,发展围绕海水淡化与浓海水综合利用的装备制造业,包括海水淡化用反渗透膜、船用与海岛用海水淡化整装设备、超滤/微滤纳滤水处理设备、浓海水提取矿物质设备、浓海水洁净养殖工厂化设备配套设备制造等,争取培育和扶植一批在海水综合利用技术和装备方面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李波还建议,建设与海水淡化工程规模匹配的风能、太阳能或潮汐能发电设施,绿色能源就地取材,构建起绿色能源产业组合模式,在对环境最低限度影响之下发展经济的生态和谐发展模式。
浓缩海水:开发“高浮力泳场”,用于日晒制盐生产
取走淡化水后,浓缩海水也相当有价值。李波建议,可利用浓缩海水进行贝类暂养净化。由于海水淡化工程中采用系列预处理,精密过滤水中悬浮物、微小粒子、重金属和细菌,浓缩海水应用于贝类的暂养净化和工厂化养殖优于一般海水,具有重大经济和社会价值。
同时 ,利用浓海水开发人造海滨浴场。浓缩海水不仅水质清澈,且含盐量是天然海水的1.8倍左右,若与海滨浴场联合或利用盐场的海水调节池建设“高浮力泳场”,将成为海滨休闲特色旅游的新热点。
浓海水还可以制盐。浓海水比原海水浓度提高近一倍,可用于日晒制盐生产。这能提高制盐效率,还可节省近三分之一的土地,为沿海经济开发提供宝贵的土地资源,同时还能带动泉州、漳州等周边经济的发展。
李波认为,我市还可以利用浓海水提取高附加值的矿物质。浓海水中富含钠、钾、溴、镁、锂、铀等陆地紧缺的宝贵矿物质,且浓度远高于普通海水,可重点发展镁系列、钾系列、溴系列和锂系列等精细化工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