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昨天下午召开的鉴湖“河长制”管理工作会议上获悉,根据今年1月的监测评价显示,鉴湖总体水质实现了明显好转,六个断面全部达到三类或四类水质标准。其中,西泽大桥等四个断面达到三类水质标准,高锰酸盐日平均浓度下降36.3%,总磷下降39.9%。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鉴湖一级河长谭志桂出席会议。
自2014年1月以来,鉴湖各级河长单位及相关部门积极开展河域污染治理,扎实推进河道综合整治,切实加强“三河”、“三清”、“三乱”整治,健全落实长效机制,鉴湖水环境治理取得了显着成绩。其中,12家有生产性废水排放的企业污水已达标纳管,沿线28家企业生活性污水实现收集处理,澄湾村码头彻底整治并进行了绿化,沿线畜禽养殖场全面关停,水域水面养殖全面清理,沿线6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推进有序,上下游支流“三河”得到有效治理,乱搭乱建情况大幅度改善,沿河绿化大面积实施,在全市“河长制”管理工作考核中名列前茅。
谭志桂强调,今年是鉴湖“河长制”管理的深化之年、关键之年和冲刺之年。各级河长单位和相关部门要切实增强治理鉴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创新治理机制,以“截污治污、生态修复、营造水景、长效监管”为工作主线,以改善鉴湖断面水质为重点,综合治理、系统推进,切实加强鉴湖水环境治理各项工作。要重点做好河域印染企业的聚集搬迁和沿线“六小行业”的关停整治,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进度,做好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确保垃圾不入河。要结合“美丽乡村”、“四边三化”、“三改一拆”、“双清”行动,深入推进沿线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建立健全鉴湖流域及沿线畜禽养殖和水面清养监管长效机制。要坚持科学、长期、依法、全民治水不动摇,努力打造鉴湖“样板河”,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之河、景观之河、旅游之河和文化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