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巢湖大道突出展示了“大湖名城、创新高地”中的“大湖”名片。记者从水务部门获悉,伴随着环巢湖大道建设,我市启动了巢湖环湖防洪治理工程建设,目前,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了水利部审查。
启动巢湖环湖防洪治理工程
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在调蓄洪水、城乡供水、水产养殖、湖区旅游、内河航运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长江经济带、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发展战略的加快实施,巢湖的地位更加重要。
“巢湖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中唯一没有列入国家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名录的重要湖泊,流域防洪体系和标准与流域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保障巢湖环湖防洪安全,促进岸线综合利用,修复滨湖生态环境,支撑合肥经济圈和皖江城市带健康发展,根据流域行政区划调整情况,依据长江流域防洪规划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加快实施巢湖环湖防洪治理工程建设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水利部审查
据了解,巢湖湖区东西长54.5公里,南北宽21公里,正常水面面积760平方公里,沿湖圩区堤防直接保护人口近300万人。巢湖流域地理位置特殊,气候条件复杂,洪涝灾害频繁。环湖圩区地势较低,容易遭受洪涝灾害。由于巢湖湖面开阔和岸线地层松软,沿岸风大浪高,岸线崩塌、堤身冲刷现象十分严重,既影响防洪安全,也会导致大量耕地丧失和水土流失,加剧了巢湖淤积,增加了氮磷富集,恶化了湖泊生态环境,制约了环湖地区经济建设和发展。
1998年以来,当地政府对巢湖环湖进行了多次局部和应急性的防护建设和崩岸治理,但目前巢湖流域防洪能力仍然较低,存在堤防标准低、险工险段多、岸线崩塌严重等问题。对巢湖环湖进行防洪治理,对确保巢湖防洪安全,防止水土流失,保障沿岸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巢湖环湖防洪工程是我省重大水利工程,为争取早日在国家立项实施,市水务局积极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巢湖环湖防洪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12年6月编制完成,上报水利部。水利部水规总院分别于2012年10月、2013年3月进行了评审和复审,工程可研报批稿于2013年12月通过了水规总院审查,并以水总规〔2013〕1248号文上报水利部。
目前,巢湖环湖防洪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水利部审查并转报国家发改委,工程移民大纲水利部已批复,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已报水利部;工程环评修改稿已通过水利部水规总院初审,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省水利厅已审批,工程水生动植物保护专项报告省巢管局已批复,项目选址意见书通过市规划局审查,工程项目用地通过市国土局初审。
18亿元投资巢湖环湖防洪工程
经审定后的巢湖环湖防洪治理工程计划总投资184117万元,治理范围是环巢湖岸线中尚未达标和存在安全隐患的堤段、崩岸严重的岸段以及支流河口段,治理堤岸线总长125.5公里,其中,沿湖圩区堤防长84公里,崩岸岗地长38.7公里。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是堤防加高培厚、堤身堤基防渗、堤防护坡、堤后填塘、防浪林台建设、崩岸治理、穿堤建筑物及堤顶防汛道路建设等。”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巢湖环湖防洪治理工程的治理原则是挖掘滨湖资源,彰显环湖魅力,服务合肥发展,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加快形成标准较高、安全可靠的防洪安澜大堤,独具魅力、景色宜人的环湖生态岸线,着力打造安澜巢湖、健康巢湖、魅力巢湖,促进巢湖休养生息,维护人水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