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4月9日考察长春南部新城综合交通枢纽施工现场,该工程涵盖地铁、地下停车库、地下商业步行系统等。总理夸赞正在作业的工人们是城市建设的功臣。他说,城市地下建设是外边看不见的“里子”工程,但“里子”做好了,城市才真正有“面子”。
近期武汉成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海绵城市”,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通过建设绿色屋顶、可渗透路面、下凹式绿地、城区河湖水域和污水处理设施等,加强城市对自然灾害的承载力,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怎样才能建设好海绵城市呢?首先,政府要扮演好“决策者”和“指挥者”角色。统筹协调规划、国土、排水、道路、交通、园林等职能部门,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的引领作用,并通过相关专业或专项规划编制及实施,具体落实建设任务。其次,相关从业人员要扮演好“设计者”和“建设者”角色。最后,社会公众要做海绵城市建设的“支持者”、“参与者”。社会公众可因地制宜“创造”各类低影响开发的新模式、新技术,如在房前屋后建设各类雨水花园、绿色阳台、微型湿地、屋顶菜园,建设 “海绵社区”、“海绵校园”、“海绵公园”……应大力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在全社会普及海绵城市和低影响开发的理念,让海绵城市建设蔚然成风,成为一种自发、自觉、自愿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