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今年汛期还有一个多月时间。针对防汛,主城区今年有哪些准备?日前,记者到市政公用局排水管理处进行了采访。
未雨绸缪提早启动
据水利部门介绍,我市汛期从6月1日开始,9月30日结束,主汛期在7月上旬至8月下旬。
今年,我市提早启动城市防汛工作,3月18日,一年一度的“百日会战”春季清掏工作启动,重点疏通清掏全市100多条主次干道、15000座收水口、100余公里过路管线。清掏管线时先主干道,后次干道。疏通清掏方式实行“一条龙”流水作业,即开井、人工清掏收水口、射水疏通过路管、维修设施、盖井的程序。
排水管理处担负着全市933公里市政排水管网、20000余座检查井、15000余座雨水口和25座雨污水泵站的维护管理任务。现在我市中心城区雨水和污水管网的总长度是919公里,其中雨水535公里、污水384公里。这些管网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老化标准低。中华大街、人民路等125条主次干道的排水管
线均修建于1980年以前,设计标准低,管径小,而且不少商贩把塑料袋、剩饭剩菜等垃圾倒入雨水井中,导致汛期雨水排泄不畅。二是路网建设和规划实际矛盾。在道路建设中,局部路段没有排水出路,导致降雨时产生积水。三是外围河渠排水不畅。负担城市雨水外排的外围出路,包括滏阳河下游、邯临沟、铁路边沟等河渠断面狭窄、淤积严重,出现“河水顶托”现象,排向这些河渠的路段积水受阻。及早动手开始“百日会战”,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保障市民雨季出行便利。
立交桥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今年的防汛重点仍是立交桥和城区主干道,难点还是立交桥。”市政排水管理处的负责同志表示。
我市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雨水管网的走向基本沿着地势铺设,近七成城区面积径流雨水通过不同排水系统排到滏阳河里。多年来,滏阳河水位高涨,我市东部的某些地区地面比滏阳河的水位还要低,这就出现了滏阳河河水向低洼区域“倒灌”的现象,专业上称作“河水顶
托”,也就是大家看到的积水。平地都比滏阳河水位低,立交桥下面就更容易积水,且不容易及时排出。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市建设了4座固定式滏阳河雨水强排泵站,有效解决了因河水顶托造成的道路雨水排放不畅问题。
我市京广铁路沿线有9座下穿式立交桥,也就是地道桥。我市专门成立了护桥分队,每座立交桥配有铲车、救生圈、沙袋等防汛物资。一有雨情,护桥人员直接奔赴桥头两端,通过在线控制系统对桥下水位进行观测,如遇暴雨桥下积水达到警戒水位(30公分)时,防汛指挥调度小组就会第一时间通知护桥人员实施断交,协同交警部门禁止行人车辆通过。如有需要,还会将沙袋放置在桥头拦截涌入桥下的雨水,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雨水管网清淤”工作同步进行,主要对去年雨季排水不畅、路面积水严重的滏河大街、滏东大街、滏漳路、滏园街等街道及沿京广铁路自南向北的人民立交桥、丛台路立交桥、联纺立交桥等9座立交桥雨水收集系统进行疏通维护。同时,今年将彻底清掏全市25座泵站集水池。
调度系统将显神威
“今年的亮点是启动防汛指挥调度系统,主要用来对付‘地道桥’。”市政排水管理处负责同志介绍,“汛期时,一旦立交桥下面有标尺,摄像头看到水位超过警戒线,工作人员就会根据系统视频监控远程开启电泵抽水,并通过语音对讲集中调度指挥各泵站人员实施断交。该系统同时与城市天网实现有效对接,大大延伸了市政防汛与公安交通网络的覆盖范围。”
据了解,防汛指挥调度系统去年试运行,具备视频监控、远程控制与语音对讲功能,具备了城市防汛全天候无人值守的运行能力。其一期工程已全部完工,已完成了市城区内10座主要雨水泵站和相关立交桥实时视频及自动控制的系统建设,实现了泵站群及各个泵站内部泵群的自动化远程控制和集中调度指挥。
根据往年经验,已编制应急预案,同时加强防汛人员抢险演习和实战能力,加大防汛物资储备总量,配备应急电源车、综合抢险车、挖掘机等大型抢险设备,保证汛期排水设施正常运转,保障排沥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