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5月13日上午,省环境保护厅发布的“河南省2015年第一季度省辖市城市河流水质情况通报”中显示,省辖市共计60条河流中,开封黄汴河水质排名第10位,属Ⅲ类水质。黄汴河的脏臭现状到底是如何造成的,是否可以根治,有无治理进程的时间表?大河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对黄汴河沿岸及环保部门进行了探访。
环保释疑
环保部门回应五大疑问
为什么市民的感受与省环保厅发布的水质通报结果之间的反差如此之大?就市民近期提出的五个主要疑问,开封市环保局污染防治科一一做出回应。
[疑问一]排名前十,水质为何还这么差?[回应]这与监测点位有直接关系
“黄汴河的监测点位是在上游孙李唐桥附近,因为这条河的界线不明显,所以市民感受到黄汴河的脏臭是在城区大梁路附近南北走向河中游处,算是护城河的区域内。”开封市环保局污染防治科科长江辉表示,在省环保厅每个季度的监测中,两次由当地采样后送达省厅,一次由省级环保部门直接来开封采样。“采样点位是固定的,采样时间由全省统一规定,在每月10号之前所有市都要采样监测完毕。”
“黄汴河孙李唐断面是一个设置多年的监测断面,有连年的监测数据进行对比。下游监测点位为黄汴河下游的羊市桥附近。”江辉称,监测断面的设置不仅反映出水质如何,还要将这条河流的整体水平均值反映出来。在省环保厅公布的60条河水质通报中,显示开封东护城河的水质非常差,为劣V类,排在后10名中。“老百姓感受最深的黄汴河水质差,应该就是羊市桥断面监测到的劣V类水质,是黄汴河和东护城河两条河相交后监测到的水质。”
[疑问二]黄汴河的脏臭是由工业、企业污染造成的吗?[回应]现在已经没有工业污染水往黄汴河里排放
[疑问三]造成黄汴河多年脏臭的主要污染源是什么?
[回应]1.雨污合流,污水和雨水的独立管网建设不完善
据江辉了解,城市管网中“雨污不分”的问题在全国范围内都普遍存在,这是城市建设的一个“欠账”,也直接造成了如今黄汴河的依然脏臭。
按规定,一个城市应该建设有独立的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污水全部进入污水管网,通过市政泵站导入至生活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下雨时雨水应流入相应雨水管网,初期地表雨水通过道路上的箅状窨井流入雨水管网——按照国家的严格规定,携带地表泥污脏物的初期雨水也应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期雨水可以进入河道,通过防汛河道向外导出。
“但在很多城市,这种独立管网是并不完善的。包括开封在内,现在的状态还是‘雨污合流制’。”江辉介绍,合流会出现的问题就是,不下雨时管网会处于“憋忍”或“强制抽水”至污水处理厂的状态,但当下雨时,会出现污水随雨水一起进入河道的情况——这就是雨污不分造成的截污后,污水还会进入河道的原因。
2.一些市民乱抛乱排的不良行为
一些市民向河道内乱抛乱排的不良行为,也是造成黄汴河脏臭的原因。
“黄汴河河水中漂浮着的黑褐色不明物体为河底上浮底泥。”江辉说。
早先的城市发展确实让黄汴河成为了一条纳污沟,当年的城市基础设施不健全,民众的环保意识和城市的环境管理意识不够强,出现过两边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黄汴河的水就变得很臭很脏。”但是,2013年年底左右,市区已经基本完成护城河周边的截污工作。市民反映的“黄汴河脏臭是由于附近居民区生活污水”的问题已不存在,这些生活污水会进入市政管网然后进入生活污水处理厂。
据了解,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产业布局不合理,出现过造纸厂、漂染厂、皮革厂等工业、企业污水向黄汴河里排放的状况,象征污染严重的“彩虹河”景象曾一度出现。后来因为这些企业的倒闭、搬迁等因素,现在已没有工业、企业排污口向黄汴河内排污的情况。
对于采访中记者遇到的沿河在建工地直接向河内排水问题,江辉表示,这是一种“井点降水”的施工工艺,属于抽取地下水外排的临时措施,并不属于向河道内排放工业、企业污水范畴。
[疑问四]黄汴河里现在看着是死水,为何不引入活水?[回应]无专门的补水渠道,无法保证生态水补给
江辉表示,从城市河道的改善方式来看,除了截污让污水得到有效处理不进入河道以外,还得有活水不停地补给,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水质。只能通过农业灌溉渠道把黄河水引入城市水系。然而,这就会出现农业用水和生态用水的矛盾,农业急需灌溉用水时,无法将城市景观所用生态水引入。
2013年,开封市在黄汴河滨河路卫校附近建造了一座橡胶坝,建成后通过橡胶坝使河道内水位增高,然后由坝附近的市政泵站将河水抽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临时性减少污水下排。
从长远看,开封城区的护城河会导入生态水,通过橡胶坝把清水蓄存住,变成景观河。“橡胶坝的作用一是临时截污,二是长远建设城市景观河时抬高水位,把清水留住,保证引入活水的水质。”
[疑问五]
黄汴河呈现脏臭这么多年,
如何治理,进程时间表是什么?
[回应]
成立河湖保洁公司,逐步消除污水直排现象
据江辉介绍,开封市专门成立了河湖保洁公司,负责清理河道水面漂浮物和沿岸垃圾,清除河道内排污口、水闸、河埠等附属设施周边区域的废弃物、堆积物,彻底消除影响水质环境的各种污染物。
按照“雨污分流、污水纳管、排放达标”的原则,制订污水接入城市污水管网实施方案。到2015年年底,基本完成建成区直排污染源截污纳管工作,消除污水直排现象。
雨污分流管网改造中,在查清雨污混流排水口污水来源的基础上,对因排污管网不完善造成雨污混流的,完善管网,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对因排污点源私接或错接雨水管道造成雨污混流的,实施点源改造整治。
在《开封市城市河流清洁行动计划开展情况》通报中显示,按照“一年新变化、三年见成效、五年水更清”的总体目标,争取经过3-5年的努力,全市城市规划区内河流水环境质量明显好转。
“城市河流的水质改善是个系统工程,也是多部门合作的大型工程。”江辉建议,市政部门进一步完善地下管网的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在河道两侧设留一些生态用地,对黄汴河进行生态隔离防护,让小饭店小商铺远离河道,利用建设绿地、种树等方式隔开商业店铺与景观河道,保护河道内水质。
治理难题
作为相关责任部门城管局一直“躲猫猫”
记者从跨度为一周的采访中获悉,开封市环保局在河道管理方面负责工业、企业的排污问题,其余生活污水排放及处理、市政管网和泵站建设等多个环节均由开封市城管局市政管理部门负责。
从5月20日至今,记者五次拨打该局市政科电话23933581对黄汴河相关问题进行咨询,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一位女工作人员首次接听后表示自己并不清楚这些问题,科室负责人不在且不便提供其手机号码。“市环保局牵头,我们辅助,直接去找环保局吧。”
5月26日,记者再次拨打此电话希望能当面采访科室负责人,这名女工作人员再次建议记者直接咨询环保局。一再要求下,她答应联系其科长进行汇报,让等回音,记者再次致电,她表示联系不上科长,“科长在忙项目”。
截至昨晚记者发稿时,仍然没有得到开封市城管局市政科任何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