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地势南高北低,大高差导致部分区域极易出现积水。记者今天采访了解到,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我市将对老城区7个区域的排水设施进行系统改造,预计2017年3月完成,使排水设施防汛标准至少达到3年一遇。
为提高排水管渠系统整体排水能力,根据规划,我市将实施改造的区域主要是二环路范围内的老城区,包括经一路、城区北部低洼片区、胜利庄片区、工人新村片区、殷家庄小区、七里山片区和老商埠区7个区域,面积9.5平方公里。
除了通过道路排水设施改造提升片区排水能力外,部分河道也将进一步“升级”改造,包括万盛大沟和西工商河。
记者了解到,全部改造工程计划2017年3月完成,解决这些区域积水内涝和雨污混流的问题,大大提高城市在发生强降雨时的安全系数。届时,全市排水系统将实现一般地区排水管渠系统防汛标准全部达到3年一遇以上,重要地区达到10年一遇标准,地下通道和下沉式广场达到30年一遇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