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云南金鼎锌业有限公司成立,把矿区环境保护和治理作为责无旁贷的责任,不惜投入巨资坚持资源开发与环保治理并举,通过多年的努力,在抑制矿区污染、改善沘江河水质上取得了显着的成效。截止目前累计投入环保治理资金52510.34万元,其中省政府启动沘江污染防治以来投入治理资金26411.34万元。
历史原因造成了污染的现实
兰坪铅锌矿的开发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85年至1992年为无序群采阶段,1993年至2002年为国家和地方联合引资开发阶段,2003年后为四川宏达集团和云南冶金集团联合开发阶段。矿山开发的前两个阶段历经了18年,始终没有解决无序群采、粗放经营和生态环境污染破坏严重的问题。
矿区长时间的大规模群采和分散开发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一是群采期间采富弃贫,矿产资源造成严重的浪费。二是乱掘滥挖造成地表张裂,地表平均下降,矿山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矿区成为水土流失、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区域。三是对沘江河水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据有关资料统计,流域内形成技术落后、环保设施不完善的选冶企业达24家,工业废水排放量达128.2万吨/年,固体废弃物产生量22.8万吨/年,废水废渣直排并淤积河内,同时,矿区每年被雨水冲刷携带到沘江河的废土石达35-40万方。外排废水、废渣中的有害元素,导致了沘江河底泥重金属严重超标,造成了沘江河水质的严重污染。
巨资投入,环保治理责无旁贷
公司成立后,为了加快矿区污染治理,彻底改变矿区污染严重的状况。从治理矿区历史遗留的地质灾害、水土流失和工业污染源等问题入手,开展了采选冶全方位的环保治理。在省政府启动沘江污染防治规划前就已完成环保治理投资 26099万元。其中矿山环保治理投资12036万元;选矿环保治理投资4636万元;冶炼环保治理投资9427万元。
通过大量的环境保护整治工作,矿区泥石流、滑坡等灾害事故的发生得到了有效控制,固体废弃物有序堆存,矿区植被恢复系数达到95.2%,植被覆盖率达25.24%;选矿废水集中处理后达标排放,冶炼废水实现了零排放;工业废气中各项污染因子达标排放。兰坪铅锌矿环境污染治理状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
2009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启动了沘江水污染防治工程,对公司的环保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公司围绕省政府沘江水污染防治规划措施要求,强抓落实,把环保工作提升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根据《云南省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第一阶段(即:2009-2011年)要求我公司实施工业污染源治理及矿区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两大工程。公司及时成立了沘江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云南省沘江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期内实施工业污染源治理及矿区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工程的组织、计划、落实、实施工作。在原有治理的基础上已完成治理投资26411.34万元,开展和改进了23项环保治理工程,其中:
2009年投入4594.58万元一是完善哨上尾矿库澄清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善引排水沟渠和应急处理设施;二是建设浸出渣锌回收项目,有效回收冶炼浸出渣中的锌金属,降低尾渣中的重金属含量;三是开展露天矿山植被恢复,绿化面积达70000m2。
2010年投入180万元开展了采、选、冶、硫酸各生产系统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于2012年通过省环保厅组织的清洁生产审核验收;投入250万元完成三选厂尾矿库闭库及生态恢复;投入149.26万元建设了跑马坪、蜂子山两个矿段矿坑水回用管线、泵站及高位水池,将矿坑涌水进行回用;投入25万元对矿山1#排土场、南大沟北坡进行植草绿化。
2011年投入3180万元建设完成了与哨上尾矿库、温庄尾矿库相配套的14400m3/d的污水处理及回用系统;投入360万元增设了二冶炼厂燃煤锅炉脱硫系统;投入891.5万元修建渣库雨棚及渣库零星工程;投入7万元开展矿区植被绿化。
2012年投入250万元开展了矿山绿化及粉尘治理工程;投入180万元对沘江河进行清淤工程;投入10000万元配套建设了温庄尾矿库;投入16万元修建了矿区雨水收集池及生活污水收集设施;投入1070万元建设了蕨菜沟贫矿。
2013年投入1100万元建设了鸾山梁子沟排废场及其附属设施;投入25完善选厂破碎车间排气筒;投入500万元建设二冶炼厂截渗沟渠及回水设施;投入15万元对排污口进行规范化整治;投入50万元增设硫酸罐围堰;投入180万元建设跑马坪、采矿一厂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投入100万元对二冶炼厂渣库坝坡进行治理。
2014投入150万元修建二冶炼厂铜镉渣库房,对危险废物进行规范化整治;投入350万元修建哨上污水处理站至三选厂的回水系统,加大回水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