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有市民向本报反映,巢湖沿岸出现蓝藻,湖水也因此被染成了绿色。此次蓝藻出现的范围到底有多大?程度如何?昨日,省巢湖管理局环境保护监测站负责人接受了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的采访。
专家
与湖区气温较高有关
近日,有读者向本报反映,巢湖西坝口至双桥1.5公里河段,出现蓝藻聚集现象。蓝藻向湖心延伸约1公里,湖水被染成了绿色。
据了解,蓝藻不会在常温下大规模暴发,而当气温处在30℃以上时,蓝藻将进入生长活跃阶段,其生长速度会比其他藻类更快。“这次蓝藻聚集可能是由于天气原因造成的,前两天湖区气温较高,为蓝藻生长创造了适宜的条件。”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浏介绍,蓝藻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产生的,而夏季又是各种因素集合的多发季节。
“从卫星影像来看,目前蓝藻出现的面积不大。”张浏分析说,随着夏季气温升高,蓝藻会生长加快。不过同时,风向湖流也有利于蓝藻向东部迁移。
部门
目前对水质影响不大
“6月14日时,巢湖双桥河入湖口确实出现了蓝藻,第二天上午我们在现场看到,这一区域的蓝藻已经基本没有了,湖面恢复正常。”安徽省巢湖管理局环境保护监测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监测,目前该区域的水体为轻微水华状态,对水质的影响不大。
据了解,从今年4月1日起,省巢湖管理局环境保护监测站负责对巢湖蓝藻进行预警监测。“巢湖的东半湖情况比较稳定,蓝藻多发主要还是在西半湖,比如靠近南淝河、十五里河的区域。”该工作人员介绍说,根据目前的监测数据,今年5月中旬,在塘西河入湖区曾发生过一次蓝藻大量聚集,当时的藻密度在历史上也是较高的一次。
此外,目前合肥市对于蓝藻暴发有明确的应急机制,如果藻密度达到一定程度,巢湖管理局环境保护监测站将第一时间通知当地政府,并组织进行打捞。
链接
未来几日或缓解
安徽省气象台预计,16日,安徽中部和南部雨势将有所增强,安庆、黄山、宣城、池州、马鞍山、芜湖等地将有大到暴雨,局地可能出现大暴雨。巢湖地区在此次降雨过程中雨量中等,但气温下降明显。今天巢湖最高气温在25℃左右,未来两天的最高气温在27℃~28℃。雨量增大和气温下降会改善巢湖水温,蓝藻聚集现象可能会有所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