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中国海绵城市倡导者、反城乡硬化运动发起人、市江北水系综合治理办公室项目协调员刘波又获喜讯,他申请的《一种解决城市内涝、雾霾及热岛效应的雨水蓄留系统》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授权公告日为2015年6月10日。此项技术的应用不仅针对社区生态修复,还对农田水利建设和重金属土壤污染具有一定的作用。
近10年来,刘波一直致力于海绵城市研究。在工作实践中,他发现社区内涝、热岛效应、雾霾问题对城市社区生态造成的影响,在借鉴欧美国家先进经验、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思考后,他提出了专利申请。该专利实际上就是海绵城市基础性的技术和方法,以社区为单元修复城乡社区生态,雨水蓄留系统由屋顶雨水花园、生态滤池、生态植草沟、雨水景观池等组成,核心理念为通过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解决城乡社区开发前后水文环境、生态环境修复的问题,告别城乡社区雨水快排模式,转向生态排水系统构建,降低暴雨天气城市内涝风险。
据悉,刘波已与国外一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把专利技术开发成海绵城市建设软件,帮助工程设计人员有效开展社区生态修复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