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是香港回归18周年。笔者从广东省水利厅了解到,18年来广东积极采取各种措施,确保东深供水工程对港供水安全,迄今累计对港供水超133亿立方米,实现质优量足不间断供水,为香港的繁荣稳定作出重要贡献。
据省水利厅介绍,为彻底解决东深供水工程沿线未经处理的污水流入东深供水河道、影响东深供水水质这一问题,同时适当增加供水水量,广东投资49亿元,于2000年8月28日开始对东深供水工程进行全面改造,将供水系统由原来的天然河道和人工渠道输水改造为封闭的专用管道输水,实现清污分流。工程于2003年6月28日完工通水,年设计供水量24.23亿立方米。
为进一步提升供水质量,早在1998年,广东在深圳水库入库口建成世界最大、日处理400万吨的生物硝化站,从东江引来的水,全部经过生物硝化站过滤、净化后进入深圳水库,然后再输往香港。
“生物硝化站共有6条水体净化通道,水体净化效果非常好,可全面提升供水质量。”生物硝化站站长徐忠说。
为保护东江水资源,确保对港供水安全,广东还先后出台《广东省东江水系水质保护条例》《东深供水工程饮用水源水质保护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东江水质保护工作的意见》《广东省东江流域新丰江枫树坝白盆珠水库库区水资源保护办法》《东深供水工程水质安全保障与应急处置方案》等13部法规规章,为一条江出台如此多的法律规章,在全国实属罕见。同时成立了专门的水质保护监察机构,划定了2800平方公里水源保护区,并持续加大投入强化东江流域水利、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