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日渐干涸的洛西水库取水点
水是生命之源。然而,进入6月以来,宜州市洛西镇区域和洛东镇王格村等群众陷入“为水所困”的境地。
近日,网友“嫣嫣噎羲”在河池网“网络问政”专区发帖反映,6月以来,洛西镇区域和洛东镇王格村等地居民发现,从水龙头接出来的水有异味,颜色混浊,还伴有虫卵、蚂蟥、红色小长虫等,水质安全让居民不敢食用。
网友质疑,这些水供入居民家中之前有过滤或消毒过吗?相关部门应该及早保证水质安全,让百姓用上放心保质的自来水。
记者从宜州市水利局获悉,接到网友反映后,该局派乡镇供水运行站工作人员与当地乡镇纪委到洛西街和王格村开展调查了解。该片区水源取水点为洛西水库,自今年3月份以来,因天气干旱,洛西水库水位急剧下降,原取水点已无法保证群众的正常生活用水,为帮助群众解决饮水难题,该局会同洛西镇党委、政府多次实地调研,想方设法应急供水,他们采取了延伸输水管道、输电线路、增加抽水水泵等措施临时解决了取水点问题。
工作人员深入到农户家中打开水龙头接水观察,均发现水有些混浊并带有沉淀微粒。但并未发现如网友所反映的“从水龙头接出来的水有异味,还伴有虫卵、蚂蟥、红色小长虫”等现象。由于近期连续下雨,水库的水较为混浊,经过过滤净化后,水还是避免不了出现混浊并带有点沉淀微粒现象。
7月3日,记者深入洛西水库、洛西镇区域和洛东镇王格村等农户家察看水质发现,水并无异味,也无虫卵、蚂蟥、红色小长虫等现象。
据该市供水运行站站长唐惊程介绍,2013年7月以前,洛西镇区域和洛东镇王格村2万多名群众一直靠抽取肯建(地名)山泉水饮用。后来由于有纠纷,该片区只能到洛西水库取水。一方面,由于管网老旧,导致水管经常脱节漏水,另一方面,随着水库的水位下降,水质变差,虽然经过过滤净化,水还是免不了出现混浊并带有点沉淀微粒现象。
针对网友“水库水位下降,为何今年水库还放水过冬,造成农民无水耕田”等质疑,唐惊程说,今年3月,洛西水库发现闸门漏水现象,放水过冬是因为水库除险加固需要所致。
唐惊程表示,为了群众的饮水健康,需要广大群众共同做好清洁卫生,维护水库的水质干净、安全,更需要培养节水意识,保障人畜饮水、灌溉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