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3月起,江川县对星云湖径流区内的东西大河、大街河、螺蛳铺河和渔村河4条主要入湖河道沿线的村落进行“两污”处理基础设施建设,该项目涉及5个乡镇(街道)99个自然村,预计今年底可竣工投入使用。届时,星云湖径流区的99个自然村将实现“两污”处理全覆盖。
据悉,江川县境内共有入湖入库河道19条,其中,星云湖流域入湖河道13条、抚仙湖流域入湖河道4条、东风水库入库河道2条。“如此多的河道,好处是径流区水源补给丰富,坏处是河道沿线的垃圾、污水、人畜粪便处理管控难。”据江川县环保局环境股工作人员刘东辉介绍,按《星云湖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实施方案,今年,江川县整合了沿湖重点村落垃圾治理工程、重点村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及东西大河、大街河、螺蛳铺河、渔村河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资金,对东西大河等4条星云湖主要入湖河道沿线的99个自然村实施人畜粪便污染治理工程、村落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治理工程、村落生活垃圾收集处置工程、农田废水处理工程和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这些工程实施后,将使4条河流沿线的99个自然村的整体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活污水、垃圾、人畜粪便得到有效处置,削减入湖污染物,提高入湖水质。
7月3日,在位于大街河上游的大街街道上头营社区白龙潭村,党支部书记杨有兴带着记者“逛”起了村子。他指着一家厨房外接出的管网介绍说,“这些煮饭的废水,顺着沟渠最终汇入污水管里,然后统一流进潜流湿地,经过处理后才会流入大街河道,在河道末端还有人工湿地进行再次净化处理。下游其他村落则通过截污管网直接接入县城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才排入星云湖;垃圾配置垃圾斗进行收集,再用配备的垃圾车运到垃圾填埋场;人畜粪便通过建设沤肥池,实现资源化利用。
在此之前,白龙潭村的污水和雨水不分,直接排进大街河,流进星云湖。虽然前些年江川县已在星云湖末端建起了湿地,并在大街河下端建起了一段生态河道,但面对大街河长达7公里的河道及沿线200多户人家900多人的生产生活污水和垃圾,此前工程性措施的实施显得杯水车薪。如今,随着星云湖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的深入实施,大街河沿线村落两污处理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将在东西大河、螺蛳铺河和渔村河流域推广,以大幅减少污染物入湖量,逐步改善星云湖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