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环保部门了解到,目前我市各镇区共有37条劣V类河涌。今年,内河清理工程被列为我市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市环保局印发了《中山市内河清流工作推进方案》,并于6月更新了“河长”信息表,进一步落实河长制,要求2015年底前基本消除这些河涌劣V类水体、“黑臭”现象和垃圾漂浮问题。
沙溪六乡涌有望年底告别黑臭
沙溪镇六乡涌可谓“臭名远播”,远远就能闻到臭味,河水像墨汁一样乌黑,附近居民苦不堪言。沙溪镇镇长、该河涌河长陈顺葆告诉记者,这是一条断头涌,而且接纳了沙溪约三分之一居民的生活污水。根据检测,六乡涌水质为劣Ⅴ类,且污染情况逐年加剧。
今年底,六乡涌就要摘掉“劣V类水”的帽子了。目前该河涌截流工程已进入招投标阶段,“相信年底就有明显改变。”陈顺葆介绍,今年计划投入3000万元解决六乡涌黑臭问题,从截污、清淤、补水、生态修复等方面入手,系列工程预计年底完成,将有效改善河涌黑臭问题。
像六乡涌这样的劣V类河涌,我市共有37条,均被纳入“河长制”。
“河长”电话24小时开通
去年8月,我市首次公布全市58条河涌的河长姓名和联系电话,“河长制”持续引发社会关注。有市民反映,河长电话在工作时间无法接通或接通后不清楚河长职责,这样的现象近期有了改善。昨日,记者在三乡镇鸦岗运河看到,此前黑臭的河流已变为草绿色,新建的引水清源排水口旁设立了河长标志牌,公开了“河长”岑宏开镇长的联系电话,以及水质目标等信息。岑宏开表示,这个电话24小时有人接听,群众发现有违法排放、污染水体等违法行为,可随时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