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行业 > 污泥处置亟待“补课”
污泥处置亟待“补课”
发布日期:2015/7/20 10:49:23

  这么多年,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相伴随的一个问题是,污水处理的副产品——污泥去哪儿了?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风光甲桂林。”作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广西阳朔的生态环境保护格外受关注。


  阳朔污水处理厂紧邻着名的“印象刘三姐”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剧场。小型污泥一体化智能好氧发酵工程就建在阳朔污水处理厂内。近日,记者步入该厂区,却感觉不到任何异味。


  该工程今年5月投产运行,日处理污泥5吨,处理后的污泥发酵产物已应用于厂区绿化、阳朔公园花坛及苗圃绿化。工程的运行实现了污泥资源化利用,为中小型污水厂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开辟了新方向。


  但对于更多的地方而言,污泥处理处置形势并没有那么乐观。


  处置表现多不合格


  治水不治泥,等于白治理。


  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后的产物,含有病原体、虫卵、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未经有效处理处置,易对地下水和土壤等造成二次污染。


  这么多年,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相伴随的一个问题是,污水处理的副产品——污泥去哪儿了?


  在日前于桂林举行的“2015污泥高峰论坛”上,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城建司水务处处长曹燕进表示,根据住建部今年年初调查,目前中国各地城镇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无害化处置率约为56%。余下的污泥中,约三分之一采用“临时手段”处置,此外还有百分之十几的污泥不明去向。


  目前在行业内,“重水轻泥”现象依然严重,对污泥的去向的追问大多止于“污泥外运”,实际上大量污泥没有得到稳定化处理处置。土地填埋、露天堆放和外运的污泥绝大部分属于随意弃置。据住建部统计,截至2014年底,近60%的省市污泥处置项目进度未能与规划要求同步,差距较大。


  污泥回归土地通道有待打通


  从战略高度来说,污泥也是一种资源。经过科学处理,污泥产物可以作为资源循环利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杰表示,污泥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微量元素及氮磷钾等养分,还是应回归土地。政府各部门需要一起打开土地利用的通道。


  也有专家指出,不同领域有不同要求,我国地域范围大,在政策上不宜一刀切。


  全国污泥处理处置促进会理事长杨向平介绍说:“有几家企业在探索用一套经营模式将产业链条拉开,这样污泥无害化产物变成产品,农民受益,社会受益。”


  全国污泥处理处置促进会副理事长、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研究员陈同斌也在考虑以促进会为平台,进行跨学科、跨部门的研究,从经济、环保、机械制造等方面,为土地利用梳理一下问题所在。


  “除了采用焚烧手段把污泥解决掉之外,我国还要重视污泥产物的土地利用。”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总工程师张辰表示,那么多高速公路、林带以及郊野公园的建设都需要有机质,现在很头痛的问题是上什么地方去拿土。“需要方方面面打通污泥到地里的链条。”


  “住建部大院园林肥力不够,就试用了污泥产品。”陈同斌说,“住建部带了很好的头,行与不行,自己试过才知道。”


  据悉,广西已带头在全国率先出台污泥无害化产物土地利用的地方标准,最近河南也将推出相关标准。


  走向“泥水并重”


  国务院刚发布的“水十条”提出,现有污泥处理设施应于2017年底前基本完成达标改造,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应于2020年年底前达到90%以上。这从政策角度勒紧了污泥处理的缰绳。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博士陈程也坦陈,“十三五”将从“重水轻泥”,转变为“泥水并重”。


  很多地方对污泥的处理处置技术选择总是在不断试错,对此陈同斌提出了“三三三”原则,即:三个匹配,工艺与设备的匹配,工程的匹配性及产业链的匹配性;三年稳定运行;三个成功案例。“三三三”原则可以为污泥处理处置工程建设中技术设备的选择提供参考标准和决策指导。


  记者还了解到,中央政府的资金需要地方匹配相应投入,从污泥处置来说,阳朔作为第一批试点,地方积极性高,也愿意匹配部分资金,但对于更多还是“吃饭财政”的地方,“缺少匹配资金投入也是地方政府的难处”,陈同斌说。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城市污水经过几次“大循环”才能回归自然水
石家庄这项工程完工!市区东部防洪排涝能力
《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第二批)》发布
六部门加强河湖生态流量管理
守护碧水清流 改善生态环境 驻马店市以硬
成都市用法治力量推动水环境治理
“立体海绵网络”让暴雨变资源!长沙梅溪湖
《桂林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将于7月1
进一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水利部有关负
推广城市洪涝联排联调机制现场会在福州召开
热点资讯排行
1澳大利亚悉尼多个饮用水集水区检出“永久性
2阳泉市财政局下达省级补助资金 支持城镇排
3AI模型揭露美国地下水污染:超7100万
4IE expo China 2025第二
5第26届中国环博会——国际退役动力电池、
6第26届中国环博会——国际沼气与农业废弃
72024水业可持续发展大会在北京举办
8什么导致了西班牙极端洪涝?
9解锁循环经济密码,开启产业黄金市场 第2
10西班牙媒体:洪灾过后,西班牙鱼米之乡自然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