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环保部门提供的信息显示,我省持续深化流域环境治理,不断加大饮用水水源保护力度,努力削减水污染排放,水污染势头初步得到遏制。
全面深化流域水污染防治。近年来,我省筛选14条河流,集中开展流域污染防治攻坚行动,谋划195个项目,预算总投资97亿元。同时,深化实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不断提高生态补偿扣缴标准,同时深化水污染减排,2014年以来完成水减排项目834个,并对列入减排责书中建设进度缓慢的10座污水处理厂所在5个设区市政府负责人进行了约谈。此外,我省还在投运的210家城镇污水处理厂安装了废水排放远程自动执法抽查系统,实现了废水排放的不定时、随机抽查。
饮用水水质安全不断强化。我省完成了88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二级和准保护区划分工作,并积极推进县城及乡镇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同时,我省强化日常监管,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水源地的违法行为,共排查违规项目1192个,整改违规项目554个。
开展良好湖库水体保护工程。我省将白洋淀、衡水湖、岗南水库、潘家口水库和官厅水库纳入《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累计争取国家良好湖泊生态保护专项资金2.17亿元。国家将滦河流域列入国土江河综合整治试点,三年计划投入15亿元,用于流域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
扎实推进近岸海域环境综合整治。过去三年,我省累计安排近岸海域环境综合整治项目170项,完成投资43.1亿元。秦皇岛、唐山市对淀粉、造纸、食品制造等行业进行综合整治;实施海洋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完成北戴河老虎石及周边浴场沙滩修复工程;开展了曹妃甸国际生态城淤泥质海岸带生态修复示范工程。